1. 首页 > 财经资讯

市场动荡业绩为王!工业材料成大赢家 产业资本持续输血

  近期,A股市场连续调整,令不少投资者颇为头疼。但在资本市场中,价格始终围绕价值波动是永恒不变的定律,就上市公司而言,业绩状况是衡量其价值的基本标准。而对于优秀的公司而言,即使股价短期超跌,其价值也终将会被市场发现。眼下,正值上市公司公布年报之际,据wind数据统计显示,在当前已发布年报预告的公司中,有近60%的公司业绩预喜。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多家公司历史首次发布1~2月经营数据。

  2021年上市公司业绩预喜近6成,工业材料成大赢家

  截至目前,已有2500多家公司发布了2021年年报业绩预告,这其中,业绩差异较为明显。从公告业绩分布来看,有近60%的公司预喜(预增、略增、扭亏、续盈);略减和预减的占比为25%,同时也有28%的公司首亏或者续亏。

  从行业分布来看,工业和材料板块公司业绩表现较为突出。Wind统计显示,年报业绩预喜公司中,工业板块有349家,位列行业榜首;其次是材料板块,有338家。此外,信息技术、可选消费板块公司数也均超过200家。

  由于2021年资源类商品价格上涨幅度较大,带动相关上市公司业绩暴增。2021年年报业绩预告显示,有43家公司业绩增速超过1000%。其中和邦生物年报预增超700倍,全年净利润或达33亿元;诺德股份、远兴能源、天际股份、*ST宝德、蓝黛科技、昊华能源、怡达股份、恒宝股份、盛新锂能、鼎胜新材、江特电机、德方纳米等公司年报或将预增超30倍。

  除了业绩增幅较大的公司外,部分公司在高基数的基础上仍保持较快增长,其中有65家公司2021年业绩或将突破50亿元。中国移动年度业绩有望超1100亿元;此外,中国石油、中远海控、中国石化、贵州茅台、中国神华、京东方A、万华化学、宝钢股份、宁德时代、兖矿能源、紫金矿业、中煤能源、天山股份、荣盛石化、智飞生物、国信证券、TCL科技、中国中免年度业绩均有望超100亿元。

  山东资源类企业2021年“成绩单”亮眼

  而除了“中字头”巨无霸公司外,业绩排名较为靠前的企业中,有三家来自山东的企业格外亮眼。被誉为“化工界华为”的万华化学在2021年交出的成绩单格外亮眼,2021年公司预计实现营业收入1455.38亿元,同比增长98.19%;归母净利润246.49亿元,同比增长145.47%。

  对此,万华化学表示,2021年全球主要经济体疫苗接种率提升,经济复苏,全球化工产品市场需求提振。但全球部分化工装置受极端天气、疫情等因素影响,出现了供应短缺,造成全球化工供应链波动,供需阶段性失衡,化工产品价格提升。

  随着烟台MDI装置技改、百万吨乙烯等新产能、新装置投产,烟台化学提升了全球市场供应能力,同时依托多年全球供应链、渠道布局,克服疫情等诸多不利因素,有序保证了全球核心客户的市场供应,聚氨酯、石化以及精细化学品等主要产品产销量均大幅增加,规模效应显现,集团营业收入及利润均实现大幅增长。

  而作为全球MDI龙头企业,近年来,万华化学通过扩大产能规模,使得其营收不断扩大,利润保持平稳。2018年~2020年,公司分别实现营收606.21亿元、680.51亿元、734.33亿元,分实现归母净利润106.10亿元、101.30亿元、100.41亿元,2021年更是迎来爆发式增长。

  另外两家分属能源、材料领域龙头的兖矿能源和华鲁恒升也同样引人注意。2021年,兖矿能源预计实现净利润达160亿元,同比增长124.67%。事实上,这与山东近年来加速国企改革进程不无关系。

  2020年7月,按照山东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原兖矿集团与原山东能源集团进行战略重组,兖州煤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先后完成现金收购集团母公司化工资产、增资控股内蒙古矿业等多项重大资本运作,公司规模当量加快增长,产业链不断延长。

  重组后,兖矿能源成为中国唯一拥有上海、纽约、香港、澳洲四地上市平台的能源企业。而后,公司坚持高碳能源低碳化、清洁能源规模化、综合能源智慧化发展方向,聚焦矿业、高端化工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智慧物流五大产业,加强资本运营、科技创新、精益管理,实施资源全球配置、市场全球布局,提升了产业发展引领能力,高质量发展水平和国际行业地位实现了新跨越。截至2020年底,公司总资产2589.10亿元,营业收入2149.92亿元,利润总额92.54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有着化工行业共有的周期性属性的华鲁恒升,在2021年迎来了有史以来最好经营业绩,营业收入、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均倍增。根据业绩快报显示,2021年度,华鲁恒升实现营业收入266.47亿元,较上年增加135.32亿元,增长幅度为103.18%。净利润72.54亿元,同比增加54.56亿元,增幅为303.45%,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简称扣非净利润)为72.20亿元,较上年的17.64亿元增加54.56亿元,增幅为309.30%。

  事实上,华鲁恒升不仅在2021年取得了亮眼的成绩,其自从上市起,就一直保持着平稳的发展势头。即使在行业在经历低景气周期时,其经营业绩也没有太大的波动,表现出较好的抗风险能力。而这些都与华鲁恒升的产业运营模式有关。

  据悉,华鲁恒升主要业务包括化工产品及化学肥料的生产、销售,发电及供热业务。公司称,其建立了“一头多线”循环经济柔性多联产运营模式,即多业联产模式,根据各产品市场情况,可以及时切换生产运行模式,同时强化稳定优化和挖潜增效,实现生产装置长周期满负荷安全高效运行。

  同时,公司还进行多产业布局。记者梳理发现,华鲁恒升分别在2022年上市,和2006年、2010年定增共募集资金28.28亿元,进行项目建设和并购股东相关生产线,使得公司实现内生式增长。

  史无前例!多家公司发布1~2月经营数据,还有产业资本回购输血

  与此同时,记者注意到,十多家公司披露了公司一季度业绩预告。其中,双环传动2022年3月7日晚间发布公告称,预计一季度盈利1.05亿元~1.25亿元,同比增长98.19%~135.94%。此外,雅化集团2月21日晚间披露一季度业绩预告,公司预盈9亿元~12亿元,同比增长1053.67%~1438.22%。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在当前A股上市公司年报密集披露期间,多家公司也史无前例地发布了1~2月经营数据,而这些公司多在2022年实现开门红。其中,贵州茅台2022年1至2月营业总收入及净利润双双实现20%增长,显著高于2021年第一季度的10.93%和6.57%,实现了营收规模和盈利能力的跃阶型增长,2022年有望实现量价齐升。这无疑为当前的市场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多家公司发布1~2月主要经营数据)

  同时,3月8日晚间,海尔智家、航民股份、浙江鼎力、贝达药业等多家公司披露了股东或高管的增持计划,三六零、正泰电器则同时披露回购股份实施计划,均拟在未来3天内火速回购。

  其中,家电龙头企业海尔智家3月8日发布公告称,公司实际控制人海尔集团的一致行动人海创智,于3月8日增持公司A股股份640万股,增持金额达1.45亿元。基于对中国资本市场长远发展及对公司经营前景的信心,海创智拟在未来6个月内累计增持不低于2亿元,且不超过3.5亿元(含本次增持的股份)。在二级市场上,海尔智家股价已连续5个交易日下跌,今年以来累计跌幅达到25%。

  产业资本的增减持往往是A股市场的关键风向标之一。作为资本市场的“内部人士”,产业资本无疑是最了解上市公司的群体,其行为往往可以影响市场对公司股价的态度。投资人士表示,产业资本的增持行为毫无疑问是在向市场释放公司长期价值的信号,在市场稳定情绪之后有利于股价的走势。

(文章来源:大众网)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