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聚焦两会|半导体投资新机遇被汽车产业“包圆”?这些问题受重点关注

  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培育壮大集成电路产业”,成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的重要方向和举措,且被明确到今年政府工作的规划日程。

  在去年一年,多个行业被“缺芯”阴霾笼罩。其中在汽车行业,据数据预测公司AutoForecast Solutions的数据,全球汽车市场因芯片短缺累计减产量约为1,020万辆,我国汽车产业亦受影响。

  尽管有迹象显示“缺芯”影响在去年四季度已有所缓解,但相对整车和零部件企业的需求和排产计划,芯片供应端缺口尚存。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坚定扩大内需战略、继续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有投资人士告诉《科创板日报》记者,围绕新能源汽车的新能源储能、车网协同、汽车芯片等领域,是其今年两会的重点关注领域。而光伏IGBT、车规级MCU芯片、基于新能源储能和电池管理等需求的信号链芯片,以及Wi-Fi6/7为代表的通信芯片,均是半导体产业在今年的重要投资机会。

  汽车产销增长但仍缺“芯”

  汽车行业缺芯形势的严峻主要源自供需错配。据Canalys数据,2021年全球电动汽车(EVs)销量为650万辆,比2020年增长109%。但车规级电子元件由于较消费电子级芯片对封测技术要求更高,并且汽车芯片厂商集中度较高(全球汽车芯片供应商TOP5市占率近50%、MCU芯片行业全球TOP 7市占率为98%),供给不足。

  《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全国代表、委员们就市场对芯片供应的担忧建言献策。其中声量最高的是来自汽车行业的代表,比如来自上汽集团、广汽集团、小康股份、长城汽车的企业家代表,重点包括政府政策引导、市场调控机制建立等。

  “引导车规级芯片投资和投产,企业代表们核心诉求是汽车智能化趋势下,如同当前消费电子产品一样,芯片也成为汽车最核心的构成、成为汽车新趋势下最大的核心竞争力。”天鹰资本执行董事章金伟接受《科创板日报》记者采访表示,加快稳健掌握这一关键国家基础工业方向的核心能力,是保证汽车生产运行安全的基础。

  其实,在进入2021年四季度以来,汽车行业缺芯的不利影响已经有所缓解。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2021年12月国内乘用车销量完成242.2万辆,同比增长2%,结束了连续7个月的月度负增长;产量方面,同期乘用车生产完成252.7万辆,同比增长8.4%。也就是说,去年12月乘用车产销已实现双双转正。

  在今年2月的国家工信部新闻发布会上,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也表示,汽车芯片保供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表现在去年四季度以来,我国汽车月度产销量出现了恢复向好态势。同时2021年全年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608.2万辆和2627.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和3.8%,结束了汽车产销连续三年的下滑态势。

  章金伟表示,汽车产销成长一方面确实意味着产能紧张的情况有所缓解,但是相对于新能源汽车需求爆发和汽车智能化带来的芯片需求,当前汽车芯片供给仍然存在非常大的缺口。他直言:“作为投资方,看到了很多被投汽车产业公司,现在仍然被缺芯问题困扰。”

  国家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在今年2月曾表示,从重点汽车企业监测情况看,汽车芯片供应短缺情况虽然已在逐步缓解,但相对整车和零部件企业的需求和排产计划来看,目前仍然还有一定的供需差距。

  方正证券于今年2月发布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丰田、福特受缺芯困扰已减产旗下部分车型; 特斯拉、Rivian、理想则面临订单积压或交付延期、交付量减少;但也有蔚来、通用表示,未受到芯片短缺的严重负面影响。

  为应对汽车行业缺芯问题,国家工信部在去年牵头组建了汽车半导体推广应用工作组,引导整车和零部件企业优化供应链布局,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并进一步支持整车、零部件、芯片企业协同创新,有序提升国内芯片生产供给能力。

  考虑到全球主要芯片企业已经加大了车规级芯片的生产供应,业内人士预计,新建产能将于今年陆续释放,国内部分芯片产品供给能力也在逐步提升,预计汽车芯片供应形势还会持续向好

  新能源汽车消费带动产业链投资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在坚定扩大内需战略的具体举措中,提出要继续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有投资人士和半导体产业人士注意到,在缓解芯片下游的汽车行业供需错配、继续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过程中,多个环节存有半导体投资机会。

  章金伟表示,关于今年全国两会,他主要围绕汽车话题关注新能源储能、车网协同、汽车芯片三大赛道。其中储能是新能源发展——尤其是锂电发展进入新阶段的核心需求;车网协同是自动驾驶以及智慧交通的基本组成之一;汽车算力芯片和传感芯片是汽车智能化的核心基础。

  在汽车芯片中,鲸平台智库专家、方融科技高级工程师周迪向《科创板日报》记者指出,高性能MCU将会是智能汽车赛道未来的主角。“去年不少汽车MCU企业都获得了融资,一些下游传统行业巨头也在杀入这个赛道。”

  据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监测数据,从2020年至今,仅中国市场的汽车级MCU投资金额就超过200亿元。

  不过中国MCU芯片厂商的竞争力多集中于中低端市场。

  头豹研究院的报告显示,全球MCU芯片行业以瑞萨电子和恩智浦等企业占据绝对优势,国内也以海外厂商产品为主。“整体来看,低端到高端应用的MCU芯片单价差异较大”,周迪表示,光依靠单纯的仿制路线和规模化生产,就有数十家企业挤入汽车MCU赛道,恐怕中低端产品未来也有可能出现价格战。

  周迪认为:“投资应该更关注高性能MCU.”有券商分析称,在汽车缺芯的背景下,32位MCU市占率随着下游应用的场景复杂化、智能化等趋势,市场渗透率持续提升,成为未来投资热点。IC Insights预测,我国2021年至2025年的MCU市场规模复合增长率可达6.3%。

  有消息显示,高端IGBT和高压超级结MOS近期在市场供不应求,主要原因是光伏、车规级功率需求提升。周迪分析称,供给端受产能周期影响有所下滑,共同导致光伏IGBT涨价幅度普遍在10%以上,“这些也是短期来看一块显著的缺口”。

  章金伟认为,今年的投资机会出了集中在中高压的功率器件、汽车SOC和汽车大算力芯片方面,还有Wi-Fi6/7为代表的通信芯片、基于新能源储能和电池管理等需求的信号链芯片等环节。

  章金伟同时表示,半导体材料和设备、依然有比较大的机会,但是对于设备要警惕下游晶圆厂、封测厂扩张过剩带来的风险。

  中小型企业的发展机遇

  在今年两会期间,针对半导体领域提出建议的研究人士或企业家代表、委员,对产业的发展着眼于企业产业链路打通与标准化、半导体民营企业营商环境、投融资以及税收支持等多个方面。在政策支持与产业关注下,未来在资本市场有望迎来更多优质半导体标的。

  全国人大代表、致公党上海市委专职副主委邵志清面向集成电路材料在研发、标准、平台等方面的发展提出,首先要加速建设集成电路表征测试和应用研究平台,打通上述流程通路;其次要建立集成电路材料相关行业标准和评价体系,根据下游芯片厂商的实际需求,研究并确定材料关键性能指标和工艺标准。

  周迪称,通过业内增加第三方检测平台——特别是供应链产品和原材料检测,将能够防止中小半导体公司因原材料问题导致最终产品问题。一套标准的提供,相当于为中小企业增加了一道容错机制,这也是他们目前较为缺乏的环节。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为深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激励市场化企业创新,国家将此前向制造业企业提出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升至100%”的政策,进一步延伸至了科技型中小企业。

  有望受益于此的一家企业的负责人向《科创板日报》记者称,新举措不仅能够带来可观的节税额,而且相当于政府将税收让予中小科技企业,进一步鼓励了企业加大科研投入

  全国人大代表、海特集团董事长李飚以及全国政协委员、“星光中国芯工程”总指挥邓中翰院士建议,要加大民营企业投融资支持力度。

  “过去一年中,中小半导体企业受到不少政策支持,未来改善科技企业的营商环境仍然是重要的方向。”周迪如是说。

  章金伟称,我国中小半导体企业在过去的一两年迎来了改革开放以来,最大的发展机遇,大部分优质企业得到充分的发展机会。不过他认为,“部分半导体企业也面临优胜劣汰的问题,这也是提高社会资源的利用效率。”

(文章来源:财联社)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