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太惨烈!中概股超30股自高位跌超90%,市值缩水6万亿!这些“大佬”、巨头去年底已出手了……

  周五,中概股再度迎来暴跌,近90只中概股跌幅达10%以上,其中滴滴暴跌44%,雾芯科技暴跌36%。从2021年初以来,中概股总体累计跌幅巨大,不少个股累计跌幅已超过90%,粗略推算,中概公司从2021年高位的市值累计缩水超过1万亿美元(折合人民币超6.3万亿元)。大跌之后,中概股是否迎来抄底良机?看看机构怎么说。

  不少个股自去年高位跌超90%

  3月11日,滴滴暴跌44%,雾芯科技暴跌36%,在此之前的3月10日,逸仙电商暴跌39.5%,贝壳暴跌23.9%,爱奇艺暴跌近22%。近日中概股又经历了新一轮下跌。

  总的来看,从2021年开始,中概股经历了多轮下跌,总体跌势惨烈,不少个股累计跌幅惊人。

  据证券时报报道,据Wind数据统计口径,目前272只在美上市的中资民营股中,2021年以来合计有244只股票股价出现下跌,占比约九成,这里面有178股累计跌幅超过50%,占比接近2/3,其中31股累计跌幅超过90%,占比超一成。

  如果统计2021年以来自最高位以来的最大跌幅,调整幅度还要更大一些。

  一些规模较大的中概公司期间累计跌幅也十分惊人,比如拼多多、贝壳、滴滴出行、爱奇艺2021年以来累计跌幅均已超过80%。目前市值仍超过10亿美元的中概公司中,好未来、雾芯科技、新东方、新蛋、金山云、涂鸦智能、滴滴出行、爱奇艺等公司2021年以来自高位的最大跌幅均已超过90%。

  随着股价的大幅下跌,在美上市的中概股市值也大幅缩水。根据Wind粗略统计发现,自2021年高位以来,在美国上市的中概民营公司总市值累计缩水已超过1万亿美元(折合人民币超6.3万亿)。

  华泰证券的研究观点认为,2021年中国互联网板块监管趋严在短期内对板块估值及业绩产生了压力,但监管并非旨在限制互联网发展,而是为互联网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更清晰指引。该机构认为,监管相关影响已较充分反映在中概互联网板块当前的估值与业绩。展望2022年及行业长期发展趋势,华泰证券认为,中概互联网板块将着力于新的增长点(企业互联网、出海扩张、下沉市场等),驱动业绩增长重新加速。国务院2022年1月正式公布中国数字经济方面首部国家级专项规划《“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明确了政策对于数字经济和互联网相关产业的扶持态度。在合规前提下,互联网行业有望实现长期可持续的盈利增长。

  一些海内外机构对于中概公司出现一些抄底动作,比如“股神”巴菲特的搭档芒格就在2021连续多个季度加仓阿里巴巴。

  高瓴旗下HHLR Advisors此前公布的2021年末美股持仓数据显示,高瓴HHLR的投资团队在四季度继续加码新能源,其中对理想汽车进行了大手笔的加仓,增持392万股至500.73万股。

  此外,景林在去年四季度也逆势加仓多家中国互联网龙头公司。

  美国证监会“预摘牌名单”是导火索

  近日,美国证监会(SEC)依据《外国公司问责法》(HFCAA)将五家在美上市公司认定为有退市风险的“相关发行人”。包括百济神州、百胜中国、再鼎医药、盛美半导体、和黄医药。

图片来源:中新网

  其中,百济神州在美股、港股和A股三地上市,和黄医药、百胜中国、再鼎医药仅在美股和港股上市,盛美半导体在美国和A股上市(A股为“盛美上海”)。

  中国证监会凌晨发文回应

  3月11日凌晨,中国证监会发布了相关负责人答记者问。

  对于近日美国证监会发布消息,依据《外国公司问责法》认定了五家在美上市公司为有退市风险的“相关发行人”,中国证监会表示,我们注意到了这个情况。

  “这是美国监管部门执行《外国公司问责法》及相关实施细则的一个正常步骤。我们此前已经多次就《外国公司问责法》的实施表明过态度。我们尊重境外监管机构为提高上市公司财务信息质量加强对相关会计师事务所的监管,但坚决反对一些势力将证券监管政治化的错误做法。我们始终坚持开放合作精神,愿意通过监管合作解决美方监管部门对相关事务所开展检查和调查问题,这也符合国际通行的做法。”

  中国证监会还称,近一段时间,中国证监会和财政部持续与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开展沟通对话,并取得积极进展。我们相信,双方通过共同努力一定能够尽快作出符合两国法律规定和监管要求的合作安排,共同保护全球投资者合法权益,促进两国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证券时报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