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股票投资

2021年券商资管成绩单:多家券商出现业绩下滑,东证资管逆势上涨

  2021年券商资管子公司业绩相继披露。由于受到资管新规以及行业政策影响,行业整体表现不佳

  文|《财经》记者张欣培实习生秦嘉蔚

  随着各家券商年报的陆续披露,资管子公司的业绩也一并出炉。从已披露数据的12家券商资管子公司的业绩来看,多数表现不佳,业绩差异较为明显。

  数据显示,大多数券商资管在营收和净利润方面出现下滑。作为头部的国君资管与海通资管亦然。2021年,国君资管营收与净利润分别下滑7.96%与14.48%。海通资管下滑幅度分别是6.19%与0.99%。

  广发资管的表现也不甚理想。从数据来看,其规模与业绩并不完全匹配。2021年,广发资管规模实现逆势大增长,从3040亿元增加到4932亿元,增幅达到了62.26%。但是,其营收与净利润分别下滑了56.15%和78.35%。广发证券在年报中解释,业绩下滑主要是资产管理费收入减少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东证资管资产实力不是最雄厚的,资管规模也不是最大的,但是其赚钱能力却是最抢眼的。2021年,东证资管实现营收37.47亿元,净利润14.38亿元,两项指标均位于行业首位。数据显示,2021年,东证资管受托资产管理总规模人民币 3659.29 亿元,相比期初增长 23%,其中公募基金管理规模人民币 2696.22 亿元,相比期初增长 35%。

  有业内人士表示,券商资管业绩下降主要原因或是受到资管新规及行业政策影响。按照规定,资产管理存量业务未完成规范改造前不得新增客户和规模,因此资产管理业务规模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

  2021 年是资管新规收官之年,多数券商基本完成了公募化改造。在新的发展趋势下,券商资管行业也在不断调整与转型,降低通道业务规模,提高主动管理能力,加强产品净值化转型。转型之后,券商资管行业也将迎来新的发展阶段。

  多数券商资管业绩下滑

  2021年,券商资管在业绩表现上分化十分明显。多家券商资管子公司营收和净利出现大幅下滑,但东证资管却逆势出现大幅增长。

  东方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它是首家获批的券商系资产管理公司。经过多年的发展,东证资管在业内保持着领先地位。尽管其总资产和资管规模并不具有绝对优势,但是它却是赚钱能力最强的券商资管子公司。

  2021年,东证资管实现营业收入37.47亿元,同比增长30.92%;实现净利润14.38亿元,同比增长77.53%。两项指标均位于行业首位,并实现了逆势增长。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东证资管产品的业绩表现2021年却难言出色。

  东方证券在年报中表示,受益于 2020 年公募基金的赚钱效应,公募基金发展迅猛,规模和产品数量再创历史新高,同时头部公司资源优势与“明星基金经理效应”凸显,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即便产品净值表现一般,但是规模增加,也会带来收入的增长。”一位资管人士向《财经》记者表示。

  华泰资管以23.57亿元的营收规模位列第二。国君资管营收规模20.7亿元,位列第三。位列第四的是海通资管,2021年营收规模为17.13亿元。但是,相比2021年,三家券商营收规模均出现了下滑,下滑幅度分别为4.50%、7.96%、6.19%。招商资管的营收也达到了13.51亿元,逆势实现了5.55%的增长。

  多家券商资管子公司的营收规模在10亿元以下,分别为广发资管、天风资管、中泰资管、银河金汇、浙商资管、兴证资管等。银河金汇营收同比下滑16.06%,不过,中泰资管同比上升8.72%。

  值得注意的是,广发资管的资产管理规模在2021年达到4932亿元,位居行业第二,同比增长达到了62.26%。但是,广发资管的营收规模同比下滑了56.15%,仅实现收入7.59亿元,净利润仅有2亿元,同比下滑幅度达到了78.35%。广发证券解释,业绩下滑主要是资产管理费收入减少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增加。

  净利润方面,东证资管超过华泰资管成为了最赚钱的资管子公司。2021年,华泰资管实现净利润12.74亿元,同比增长3.92%。东证资管与华泰资管也是仅有的两家净利润过十亿的券商资管公司。

  而国君资管与海通资管2021年分别实现净利润6.14亿与6.88亿,同比下滑了14.48%与0.99%。银河金汇实现净利润0.11亿元,同比下滑88.78%,所有券商资管中,下滑幅度最大。

  2021年部分券商资管子公司业绩表现

  数据来源:上市券商公告

  华泰资管规模超5000亿元

  在资管规模上,华泰资管是唯一一家资管规模超过5000亿的券商资管子公司,近两年规模均居首位。2020年,除华泰资管外,还有两家券商资管规模超过了5000亿元,分别是招商证券资管和国君资管。但是,2021年,两家的资管规模均出现了萎缩,分别下滑10.85%和26.93%。行业排名分别第三和第四位。国君资管、光大资管、东证资管的规模也均超过了300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头部券商的海通资管,2021年资管规模仅有1110亿元。。海通资管在2020年的规模是2444亿元,2021年规模腰斩,下滑54.58%。其中,集合、定向、专项资管规模分别为399亿、326亿、385亿,同比分别减少369亿、976亿和11亿元。

  资管规模最小的是兴证资管,仅为599.58亿元,也是12家券商子公司中仅有的资管规模没有超过千亿的券商资管子公司。

  兴业证券在年报中披露,2021年,兴证资管完成了大集合公募化改造和资管新规整改,实现固收、权益、创新、大类资产配置、同业投资等各业务线互补发展。

  从资管规模增速上看,表现最好的为广发资管和光证资管。

  广发资管2021年资管规模是5932.44亿元,同比增长了62.26%。数据显示,截至 2021 年末,广发资管管理的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单一资产管理计划和专项资产管理计划的净值规模较 2020 年末分别上升 157.60%、下降 14.29%和下降 30.60%,合计规模较 2020 年末上升 62.26%。

  截至 2021 年末,光大资管受托管理总规模 3746.79 亿元,较 2020 年末增长 60.38%;其中主动管理规模为 3386 亿元,主动管理类占比 90.3%,较 2020 年末增长 15.8 %。光大证券在年度报告中也提到,2021年累计有14只大集合产品获监管批复。

  此外,东证资管与中泰资管的资管规模增速也分别达到了22.57%和26.31%,规模分别为3659.29亿元和1856.17亿元。

  海通资产规模排名下降两名

  从总资产上实力上看,2021年,华泰资管是唯一一家总资产超过百亿的券商资管子公司,资产规模为112.81亿元。与2020年相比,规模增加了13.93%。紧随其后的是广发证券,资产规模为83.96亿元,同比增长了25.15%,增速位居前列。国泰君安的资产规模为79.84亿元,同比增长7.86%,

  相比之下,同样位居头部券商的海通资管表现较为逊色。根据年报披露,海通资管2021年总资产规模为80.87亿元,较去年减少了22.89%。2020年,海通资管是仅有的总资产规模超过百亿的券商资管子公司,而2021年,其排名已经从去年的榜首滑落至第三名。

  目前,头部的五家券商中只剩下中信证券尚未有资管子公司。不过,在2021年2月,中信证券业宣布将成立全资子公司中信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暂定名)。资管子公司成立后,其将承继中信证券的资产管理业务。2021年11月30日,证监会已接收了中信证券的申报材料。

  若中信证券资管子公司获批,其势必成为强势来袭者。2021年年报披露,截至报告期末,中信证券资产管理规模合计16257.35亿元,同比增长18.98%,包括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单一资产管理计划,规模分别为6604.85 亿元、9652.50亿元。资管新规下公司私募资产管理业务(不包括养老业务、公募大集合产品以及资产证券化产品)市场份额约15.87%,排名行业第一。

  实际上,在资管行业转型之下,为了把握行业机遇,各家券商纷纷申请设立资产管理子公司。根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目前,已经有21家券商资管子公司成立,很多券商也正在申请路上。此前,申万宏源与中金公司也曾发布公告表示,计划设立全资资产管理子公司,开展资产管理业务、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业务以及监管机构核准的其他业务。

  此外,东证资管、招商资管的总资产规模分别是54.43亿元和50.93亿元。总资产规模最小的是中泰资管,仅为11.67亿元。天风资管、银河金汇、兴证资管的总资产规模均不超过20亿元。

  从总资产增速角度看,大多数券商资管子公司资产均实现了正增长。成立一年的天风资管资产规模增长幅度达到了276.41%。东证资管和广发资管增长规模均超过了25%。不过,有4家券商资产规模出现了负增长,分别是海通资管、兴证资管、银河金汇与浙商资管。

  2021年部分券商资管子公司资管规模与总资产表现

数据来源:上市券商公告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