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股票投资

2022年券商IPO保荐成绩单:海通羸弱隐现,招商证券跌出一线之列

  来源:叩叩财讯

  导读:自2020年开始形成的A股IPO保荐业务的“两中一海”的“领衔”一线投行局面,在2022年中,随着业务的发展和券商自身的基本面变化,一些可能发生的变化和趋势也正在潜滋暗长。

  作者:赵 擎@北京

  编辑:翟 睿@北京

  2022年12月30日,2022年A股最后一个交易日,伴随着随着富乐德(SZ.301297)、佰维存储(SH.688525)、鸿铭股份(SZ.301105)3家公司于当日分别在上交所和深交所的鸣锣敲钟以新股之姿挂牌上市,2022年A股新股上市的有关保荐业务成绩单也正式出炉。

  据叩叩财讯统计,在整个2022年中,以正式挂牌上市交易为口径,除去观典防务、泰祥股份、翰博高新等三家以转板方式完成上市的特例外,共有344家企业以IPO的方式实现了A股上市的梦想,其中包括沪市主板31家、深市主板39家、科创板124家和创业板150家。

  与无论是与2020年还是2021年年同期相比,2022年全年上市企业家数均有不小的降幅。

  公开数据显示,2021年,A股合计新上市公司达481家,其中沪市主板87家、科创板162家、深市主板33家、创业板199家。而在2020年中,A股完成上市挂牌的新股数也达到了396家。

  不过,虽然新股的数量创下了近三年来的新低,但新股总募资额度却仍在进一步放大。

  2020年,A股IPO企业通过上市共募集资金4616.84亿元,2021年中,这一数据则在上市企业数量同比增长21.47%的情况下放大至5351.46亿元。

  到了2022年,虽然上市企业的数量同比2021年减少了137家仅为344家,但这些新上市公司共募集资金则高达5627.07亿元。

  此外,在注册制正式实施第四个年头的2022年,新股上市数量同比出现较大降幅的同时,IPO保荐业务的市场份额则进一步向头部券商集中的趋势愈发明显。

  2020年中,共有58家券商在当年有成功的IPO保荐项目上市,次年,成功护航新股上市的券商数则增至61家,但到了2022年,则仅有46家券商在该年中有新股成功上市的履历。

  也就是说,在2022年中,至少有15家去年在IPO保荐业务上有所斩获的券商在今年中交出了白卷。

  2021年,排名IPO成功保荐数量前十的投行共计完成了217家企业的保荐上市工作,占当年总数的58%。而到了2022年,有243例上市成功的项目来自于排名前十的投行,占IPO上市成功总数的比例则达到了70.6%。

  这一系列数据也明确显示,2022年,纵然新股上市数量与去年同比有较大的缩减,但消减的份额皆来自于二、三线投行,一线投行的业务在整体数量下降的前提下不增反减。

  毫无意外,在这份2022年IPO保荐业务成绩单中,素有A股“投行之王”的中信证券继续一骑绝尘稳坐了其行业“带头大哥”之位,其与昔日的最大竞争者之间的差距,也在2022年中继续放大。

  在2022年中,中信证券共成功保荐完成了53家企业的IPO挂牌上市,一家独占当期上市成功总数的15.4%。

  紧跟在在中信证券其后的,则继续是中信建投和海通证券,二者在今年前三季度分别完成了对35家和28家IPO企业的护航。

  由此,中信证券、中信建投、海通证券,这“双中一海”的IPO业务领衔格局在2022年依然暂时稳固。

  在过去的几年时间中,国内券商A股IPO业务的成绩单中,这“两中一海”的名字基本上皆始终牢牢占据着前三之位。

  不过,自2020年开始形成的A股IPO保荐业务的“两中一海”的“领衔”一线投行局面,在2022年中,随着业务的发展和券商自身的基本面变化,一些可能发生的变化和趋势也正在潜滋暗长。

  纵观2022年券商IPO保荐业务成绩单,排名前十的“一线”券商结构还算稳固,鲜有当年借创业板开板的历史机遇,一批如平安证券、国信证券等新锐券商异军突起的“破圈者”出现。

  但如果非要说2022年中IPO业务增长稍显“黑马”之姿的,则非国泰君安莫属。

  与国泰君安在2022年中的实力与幸运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老牌券商——招商证券。

  作为此前多年一直稳居IPO保荐成绩单前十位的招商证券,2022年遭遇多事之秋,在外部遭到监管层严厉惩处对其IPO等业务造成较大影响的同时,其近年来内部汹涌的高管离职潮所带来的动荡,也在其业务层面直接得以反映。

  招商证券成为了2022年中唯一一家跌出IPO保荐业务前十大投行的券商。

  不得不指出的是,自2022年8月之后,招商证券尚无一单由其保荐的新股完成上市。

  1)海通“鲜花着锦”背后危机隐现 国泰君安“黑马”即成

  中信证券与中信建投的投行王者之争,在IPO业务上虽然胜负已分,中信证券以明显的优势将中信建投的威胁解除。

  不得不承认,随着近年来IPO业务成绩单的出炉,中信证券“投行王者”的身份也越发名副其实。

  同时,诸多细节也在显示,中信证券在IPO业务上的领头地位很可能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里,难以遭到同行业的挑战。

  “中信证券在IPO等投行业务上的实力,除了其保荐业务的成功率较高外,更重要的是业务的持续和稳定。”2022年12月30日,一位接近于中信证券的有关中介机构负责人告诉叩叩财讯。

  业务的持续性和稳定性,从中信证券2022年保荐项目IPO上市的单季节的分配规律便可得以侧证。

  据叩叩财讯统计,在2022年的四个季度中,中信证券保荐成功的IPO项目分配颇为平均,其在全年共成功保荐的53个项目中,一季度和二季度皆完成了12例,三季度中,由中信证券保荐上市的IPO项目为16例,剩下的13例,则是在第四季度完成。

  项目的均衡分布和持续性,是大多数与中信证券即便同属于一线投行队伍的券商都难以达到的。

  “在存在诸多偶然和主观因素的IPO保荐业务上,中信证券能做到每个季度项目基本保持均衡且持续,一方面说明了其储备项目和业务数量的丰富,另一方面也说明其保荐业务能力的优势。”上述机构负责人认为,如果中信证券继续保持这一业务节奏,其王者的地位是很难有人撼动的。

  与中信证券IPO业务的持续发展形成强烈反差“反面案例”的便是目前表面上依然处于“鲜花着锦”之状的海通证券。

  海通证券在IPO保荐业务上的崛起,则始于2020年。

  在2019年之前,海通证券在相关业务上的表现最多只能算是二线券商中流。在2019年的IPO保荐业务数量上,海通证券仅以5起成功案例排名在行业前十名之外。

  2020年下半年,随着海通证券在科创板保荐业务的发力,使其成为了近年来投行圈的最大“破局者”——在突破此前投行圈“三中一华”对科创板业务“垄断”的同时,海通证券整体IPO保荐业务也在此带动下“狂飙猛进”。

  纵然2022年,海通证券依然以28单IPO成功保荐上市的项目保住了其“两中一海”的领衔地位。但2022年中,尤其是2022年最后一个季度,海通证券在IPO业务上已明显可见颓势。

  2021年,海通证券曾成功保荐34家IPO企业完成上市。

  但到了2022年,海通证券IPO业务呈现明显的下滑趋势,仅成功挂保荐了28家IPO企业挂牌。

  在这一整体已显羸弱之势的背后,更需令海通证券足够注意的是,实则其IPO业务在2022年最后一个季度所呈现的“断崖式”下滑。

  据叩叩财讯统计分析,2022年前三个季度中,海通证券便完成了27家IPO业务的保荐,与2021年同比,几乎持平。

  2021年前三季度,海通证券成功保荐IPO上市的数目为29家。

  但进入2022年第四季度后,海通证券在IPO市场中的份额陡降,整整三个月,其仅收获了1例成功的IPO保荐业务。

  这也让其2022年成功的IPO数量最终仅定格在了28例。

  “对于在国内IPO业务上排名前三的投行,一个季度才仅有一个成功项目进账,如此这般下去,很可能在2023年中,‘两中一海’的格局便会被打破。”上述中介机构人士表示。

  这并不是危言耸听。

  在海通证券业务于2022年第四季度出现大幅波动的同时,其他同属IPO业务排名前十的一线券商也有趁机奋力急追,与海通证券的差距近距咫尺者。

  在诸多对海通证券等IPO业务一线券商领头羊地位“虎视眈眈”的券商中,国泰君安无疑是2022年中一匹或将对其发起挑战的“黑马”。

  在过去几年相关业务的排名中,国泰君安虽说一直皆在前十大投行之列,但大多数时间皆在尾部排位徘徊。

  如在2020年中,国泰君安以15家IPO成功保荐业务刚好排名第十,2021年中,国泰君安又以18家IPO成功业务单数排名当年的前十大券商第8位。

  但在2022年中,国泰君安突然开始发力,在最新的IPO保荐业绩排行榜中超过了民生证券和华泰联合等,以26家业务单数的成绩成为了仅次于海通证券的存在——仅以2家IPO成功保荐项目的差距屈居前十大券商的第四位。

  除了国泰君安之外,曾经的投行贵族——中金公司,也同样存在在今后不长的时间内,便将海通证券地位挑落的可能。

  在2022年投行IPO业务成绩单中,中金公司也以26家成功保荐的成绩,与国泰君安同样并列第四,同比2021年,中金公司上升两个排名,增长7例成功项目数。

  2)招商证券 “应验”多事之秋跌出一线券商之列

  一边厢,中金公司、国泰君安继续向“两中一海”的一线券商领衔格局发起冲击。

  另一边厢,也有曾数年排名IPO业务前十大投行的一线券商,在2022年因受内忧外患的影响,悄然挥别了昔日的行业地位而黯然神伤。

  这家在2022年投行业务遭受到巨大冲击的便是老牌券商——招商证券。

  据2022年投行IPO业务排名显示,在过去的2022年中,招商证券仅有6家保荐成功上市的IPO项目,并东方证券、国元证券并列第15位。

  这是近几年来,招商证券的IPO业务首次滑出前十大券商的排名。

  在2021年中,招商证券曾以18例保荐成功的IPO数目位列当年的第八大券商之位,在更早的2020年,招商证券也在当年收获了17例IPO成功保荐项目,也在当年的成绩单上位列第八。

  “招商证券投行业务在2022年遭遇滑铁卢,主要与其保荐业务在2022年遭到证监会处罚和近年来内部人事动荡有关。”一位来自于招商证券的内部人士无奈地向叩叩财讯透露。

  一家券商如果突遭证监会立案调查并随之暂停相关业务将对券商相关业务带来什么影响,2022年中的招商证券的有关表现便是最好的注脚。

  2022年8月12日晚间,招商证券发布公告承认于当日收到证监会下发的《立案告知书》:“因公司2014年在开展上海飞乐股份有限公司(现中安科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财务顾问业务工作期间未勤勉尽责,涉嫌违法违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立案”。

  斯时,该份立案调查的“不期而至”,显然让在前本来就已困顿渐显的招商证券投行业务无疑进一步推向了雪上加霜之境。

  在此前过去的8月上旬,由招商证券担任保荐工作的两单创业板IPO项目以撤回申请的方式终结了其上市之旅,这也使得在过去不到两年时间内,招商证券保荐上市失败的IPO数目蹿升至9单之多。

  “立案调查对于任何一家券商而言都是可能伤筋动骨的大事,尤其是针对券商的投行业务,按照规定,在被立案调查期间,监管层将暂时中止受理或推进其担任保荐工作的相关项目。”彼时的8月12日晚间,北京一家大型券商投行负责人士告诉叩叩财经,随着这纸立案调查书的突发下发,原本就已现羸弱之相的招商证券投行业务或将遭受到近些年来最大的挑战。

  果不其然。

  虽然在一个月后的9月20日,招商证券的上述立案调查结果便正式出炉,招商证券以6300万元的代价终结了这场横亘8年前的旧案。

  但该次立案调查所带给招商证券的余波却是久久未能消除的。

  据叩叩财讯获悉,自招商证券在2022年8月被证监会立案调查之后,整个2022年,便再也没有由其担任保荐机构的IPO项目成功上市的消息。

  也就是说,2022年中,招商证券成功护送的6家IPO挂牌上市企业,皆是在2022年7月之前完成的。在剩余的2022年整整5个月中,招商证券这家昔日的IPO保荐业务大户,未再收获一例IPO保荐成功的项目。

  除了来自监管层处罚的影响外,曾有投资者将招商证券近来的表现不佳归咎于管理层的不稳定。

  “自去年十月份开始,公司就有多位高管离职,贵公司的高层什么时候能稳定下来?”早前曾有投资者在上证e互动中如此问道。

  的确,自2021年下半年以来,人事的动荡便开始困扰着招商证券,尤其是多位中高层管理人员的“离巢”,让这家老牌券商始显“日薄西山”之势。

  2021年5月,原分管投行业务的副总裁谢继军便由于个人原因向招商证券递交辞呈。

  也由此拉开了招商证券此番中高层离职潮的序幕。

  此后,招商证券的总裁熊剑涛、原分管资管副总裁邓晓力,原分管经纪业务的副总裁吴光焰、原分管投行业务的副总裁张庆等在内共7名高管相继离职。

  其中2021年3月才进入招商证券的张庆的挂靴,尤为引人瞩目。

  张庆,出身于证监系统,有将近20年的证监会工作经验,其先后在发行监管部、公司债券监管部等部门工作,但履职时间仅一年有余后,仍然在2022年5月14日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离开招商证券。

  不过,要论在2022年中,就IPO保荐业务上,最“受伤”的券商,除了招商证券外,则要数中原证券了。

  中原证券在2022年中,仅完成了三单IPO保荐项目的挂牌上市,与去年同期的11单相比,业务的收缩幅度也可不可谓不巨大。

  由中原证券担任保荐人的里得电科IPO,本已在2022年4月便获得发行批文进入了招股流程,但一纸叫停公告的突发,让这起首发项目停摆至今仍未有重启的迹象。

  的确,如果没有2022年5月底的这一突发事件,里得电科或早已在今年前三季度中完成了挂牌交易。

  时间回到2022年5月26日,在一个多月前的4月23日,刚刚获得证监会IPO发行批文的里得电科在经过一系列紧锣密鼓的发行程序后,在完成了初步询价等环节后,已经来到了IPO网上路演的前夜。

  但就在此时,里得电科突然发布公告称,因发行人尚存事项需要核查,根据《武汉里得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初步询价及推介公告》“十一、中止发行的安排”相关条款,发行人与保荐机构(主承销商)中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保荐机构(主承销商)”)协商,出于保护投资者权益的考虑,决定暂缓后续发行工作。

  这一“缓”便已经是8个月过去了。

  据里得电科招股书显示,其此次拟登陆深交所主板,拟公开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2121万股,募资4.75亿元,将用于不停电作业专用车辆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不停电作业工程服务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里得电科本次发行的保荐机构为中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保荐代表人为习歆悦、惠淼枫。

  里得电科也是2022年中唯一一起在获得发行批文并开启申购程序后被叫停的IPO项目。

  (完)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