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股票投资

擦亮眼睛 谨防黑嘴

  近期,在打击非法证券经营方面,深圳市做了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情———工商、公安及证券监管部门联合行动,一举端掉了三个证券经营黑窝点。从媒体揭露出来的事实来看,这些公司行骗手段极其恶劣、低级,“星期天也有涨停板”之类的谎言居然也能蒙混过关。不过,在拍手称快的同时,我们不能不反思的是:是谁给了这些骗子公司可乘之机?

  据报道,在一个黑窝点中,每个工作人员的办公桌上都摆放着一张神奇的纸张,上面记载着从2006年1月1日到12月31日每天涨停板股票的名称,滑稽的是,所有的节假日,包括周末,都有涨停板的股票。此外,一个自称拥有顶级证券投资专家团队,致力打造百年老店的投资公司中,以专家身份给投资者指点迷津的竟然都是公司招聘的“临时工”,该公司上至老总,下至普通员工,没有一人持有证券执业证书,甚至有人从来没有接触过证券业务。

  笔者认为,这些证券黑窝点之所以能够招摇过市,行骗害人,与股市大涨后投资者急于获取暴利、心存侥幸,风险防范意识不强有着直接的关系。

  今年年初以来,国内股市拉开了上涨的序幕,4月底更是进入加速上扬阶段,每天封在涨停板上的股票少则百余只,多则数百只,连续涨停的股票也数不胜数。如此火爆的行情,使许多新入市者,甚至一些老股民的心态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一个“四急”的顺口溜对此作出了精辟的概括:没钱的着急,有钱没股票的着急,有股票没涨的着急,有股票涨了但没涨停的也着急。

  正是投资者这种急于赚钱的浮躁心态,给了股市黑嘴们辗转腾挪的空间。他们通过在电视上极具煽动性的表演,电话中反复推敲的话术营销,短信中频繁的个股推荐,一步步打消投资者的顾虑,取得其信任,进而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

  笔者收到的此类短信大都如出一辙,比如,“现价全力推荐600***,著名企业正入主该股,预计近期将公布重大利好,股价即将连续飙升,不到12元不出局”。短信当日,该股正大幅拉升,股价仅有8元,而50%的上涨空间,不免令人为之心动,可以预计的是,当时盲目买入的人不在少数。而这只股票是否如其推荐的那么好呢,此后的第二天,这支大黑马出现高位震荡,第三天即开始大幅下跌,接下来,该股一蹶不振,丝毫没有暴涨的迹象,当天追高买入的投资者悉数被套。

  随着股市的上涨,不少机构纷纷调高对市场的预测。一时间,“大牛市来了”的观点甚嚣尘上,牛市的判断以及股市强烈的赚钱效应成为不少股民的“护身符”,一些从未接触过股票的投资者也忙不迭的把银行的存款往股市里搬。

  央行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头3个月,居民储蓄存款增幅不断下降,4月份增幅竟然为零。而另一面则是股市开户人数的爆炸式增长,今年3月份,A股每天的开户人数还一直维持在5000左右,4月份就悄然越过了万人大关,而到了5月份,两万、三万、四万,开户数不断创出新高。而街头巷尾,谈论股票的人也显著增加。笔者一些很少联系,甚至尚不熟识的朋友见面就要求推荐股票。股票市场如此火热的场景,多年未见。

  历史经验证明,即使是在牛市中,也没有只涨不跌的股票。过往的例子暂且不说,今年年初的有色金属板块,在疯狂过后,也迎来了惨烈的下跌,过山车式的走势让新入市的股民措手不及。而一些前期获得主流机构暴炒的贵州茅台、小商品城、苏宁电器等绩优股、成长股也无一例外出现了深幅调整。

  “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这句话是每个投资者都应该牢记在心的。在讨伐股市黑嘴的同时,我们是否也应该反问一下自己,为什么要相信这些“专家”、“老师”,为什么不能自己作出投资决策,如果你把这两个问题想清楚了,仍然按照黑嘴的指导进行操作,那么是赢是亏,只能后果自负了。

  当然,对于那些非法从事证券经营的黑窝点,我们仍主张坚决打击,毫不留情。对于那些披着合法外衣,却干这非法勾当的咨询机构,也应加强治理,严惩不贷,为证券市场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