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股票投资

股票周期理论:周期性与市场周期模型

周期性与市场周期模型一般来说,股票涨跌的规律就是指股价涨跌的周期。股价的运行往往分为四个阶段:底部区间阶段、上升趋势阶段、头部区间阶段、下跌趋势阶段。这个观点与我们以后将提到的周期循环理论实际上大同小异,只是周期循环理论说得更详细,叙述得更全面。按周期循环理论的说法,循环周期又可细分为以下九个阶段:

(1)低迷期:行情持续屡创低价,投资者购买意愿降低且对于远景大多持悲观的看法,亏损现象在市场中甚为普遍。没有耐性的投资人在失望之余,纷纷认赔抛出手中的股票,退出市场观望。 做短线交易不易获利时,部分中散户暂时停止买卖,以待股市反弹时再予低价套现做空;低迷期为真正具有实力的大户(庄家)默默进货的时候,少数具有长期投资眼光的精明投资者多在此时按计划买入。因此该时期成交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盘整时间的长短。 (2)初升段:由于前段低迷期的长期盘跌已久,股价大多已经跌至不合理的低价,市场浮筹也已大为减少。此时的成交量大多呈现着不规则的递增状态,平均成交量比低迷时期多出一半以上。 在此时买进的人因成本极低,下跌空间有限,大多不轻易卖出;而高价套牢未卖的人,因亏损已多,也不再斩仓抛售,市场卖压大为减轻。少数领涨股的价格大幅上涨,多数股价呈现横盘整理局面,冷门股票也已略有成交并蠢蠢欲动。大部分的内行人及半内行人开始较积极地买进股票进行短线操作,但也有不少自认精明的人士及尝到下跌末段做空小甜头的投资者,仍予套现卖出。该期多数股票上涨的速度虽现缓慢,却是真正可买进做长期投资的时候。 (3)回档期:由于不少股票在初升段持续涨升,经过长期空头市场亏损的投资者,在解套或略有获利之余,多数采取“落袋为安”的观念,采取了观望态度;而未及搭上车的有心人,及抱股甚多的主力大户,为求摆脱坐车浮额,大多趁着投资大众的信心尚未稳定之际,向下打压股价以收集到更多廉价筹码。 而多数股价在盘软之余,市场上大户出货的传言特别多,此时空头又再呈活跃,但股价下跌至某一程度时,即让人有着跌不下去的感觉。回档期是大户真正进货的时期,也是真正精明的投资人大量介入投资的时期,但该期真正到来时,少数尝到做空小甜头的散户们还没清醒过来,尚未补回。

(4)主升段:上市公司的业绩大增,进入繁荣阶段。大户手上的股票特别多,市场的浮动筹码已大量地减少,该期反应在股票市场是人头攒动,到处客满。由于股价节节上涨,不管内行外行,只要买进股票便能获利,空头的信心已经动摇,并逐渐由空翻多,形成抢购的风潮,而股价会在此种越涨越抢,越抢越涨的循环中,甚至形成全面暴涨的局面。 市场充满着一片欢笑声,从来不知道股票为何物的外行人,在时常听到“股票赚了多少”的鼓动下,也开始产生兴趣,进场少量买些试试。 该阶段的特性,大多为成交量持续大量地增加,上市公司趁着此时大量增资扩股及推出新股,上涨的股票也逐渐地由强势热门股延伸到冷门股票,冷门股票并又逐渐转势而列居于热门榜中。精明的投资者在这段期间后将获利了结,他们所卖的虽非最高价,但结算获利已不少,只有中散户被乐观气氛冲昏了头而越买越多。 (5)末升段:此时上市公司的业绩均为大增,反映在证券市场上的,除了人气一片沸腾之外,新股亦大量发行,而上涨的股票多为以前少有成交的冷门股,原为热门的股票反而开始略显疲惫。 该期的成交量破记录地暴涨暴跌的现象屡有可见,投资大众手中大多拥有股票,以期待着股价进一步上升,但是股价的涨升显得很缓慢,而反映在成交量上面就是股价上升但成交量减少,股价下跌成交量反而增加。该阶段如果短线操作成功的话会大有收获,但是一般投资人大多在此阶段将出现惨遭亏损的局面。 (6)初跌期:由于多数股价都已偏高,欲涨乏力。此时大主力多头均已出货不少,精明的投资人见获利日渐减少也开始择机出逃。而大幅满仓的中散户们心里虽然产生犹豫,但还是期望着行情回档,期待着另一段涨升的到来,甚至好多人采取下跌补仓以摊低成本的策略,可股价却是越补越跌。冷门股大幅下跌为该段行情的重要指标之一。 (7)中间反弹期:亦称新多头进场或术语上所称的逃命期。成交量的暴减以及部分浮额的赔本抛售,使得多数股价的跌幅已深。高价卖出者和企图摊平高档套牢的多头们相继进场,企图挽回市场的颓势,加上部分短空的补货,使得股价止跌而转向坚挺,但由于反弹后抢高价者已具戒心,再加上部分短线者的获利回吐,使得股价欲涨乏力,弹升之后又再度滑落。少数精明的投资人纷纷趁此机会将手上的股票卖出以求“逃命”,而部分空头趁此机会介入卖出。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