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股票投资

投资领域的费曼法则是什么?投资领域的费曼法则有哪些

  投资领域的费曼法则是什么?投资领域的费曼法则有哪些?

  费曼法则却不难理解,就是诺贝尔奖得主、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曼(Richard Feynman)明确指出的,“不要欺骗自己,你自己正是最容易被欺骗的人。”

  回想4月13日被问及摩根大通交易业务是否对整个银行构成巨大风险时,戴蒙曾回应称这是“小题大做”。摩根大通的首席财务长也坚称该行位于伦敦的交易部门只是在“保护资产负债表”,并补充称“摩根大通对当前的头寸很满意”。

  事到临头之前,摩根大通的大佬们这种放任复杂风险失控、矢口否认存在出错可能性的做法无疑提醒了我们:金融领域最大的危险之一就是自欺欺人。

  作为投资者,对某项投资付出越多,就越相信自己能够成功,对失败也就越难以释怀。

  从字面来看,英语中的“invest”(投资)一词源自拉丁语中的“vestire”,后者是“穿戴”的意思,即把自己包裹起来。在赛马场和其它场所进行的实验表明,相比没有押注的人,对某一结果押了注的人相信该结果会出现的程度可高出三倍之多。

  从不试着反驳自己的信念是一种尤其危险的自欺行为。1974年费曼在加州理工学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毕业典礼致词上呼吁听众避免被他称为“草包族”(cargo cult)的思想,就像一些太平洋岛民那样,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他们还以为守在临时跑道旁边就可以等来满载物资的飞机。

  对所谓“专家”的结论偏听偏信也是一种自欺行为。费曼讲述了先驱物理学家罗伯特•密立根(Robert Millikan)推导出的电子电荷测算公式的故事。其测算结果并不十分准确,但很多研究人员过了多年才得以证明这一点,原因就在于密立根的追随者们想当然地认为密立根肯定是正确的。他们调整了数值,但没有用;对密立根的盲目推崇使他们不敢相信摆在眼前的事实。

  听起来玄乎其玄的定量术语也会对投资者产生类似的效果。包括摩根大通在内的一些银行都喜欢采用一种被称为“风险价值模型”(VAR)的方法来评估其投资组合的损失风险。火奴鲁鲁财务咨询公司Kamakura Corp.董事长、著有《高级金融风险管理》(Advanced Financial Risk Management)一书的唐纳德•范•戴维特(Donald van Deventer)指出,风险价值模型是一种短期方法,通常假定过去的风险水平和资产之间的关系不变。他称,这种方法提供的结果固然精准,却不全面。

  更多投资领域的费曼法则知识请关注股票知识网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