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股票投资

中国耕地面积有多少 耕地面积的计算方式

  中国耕地面积根据历年统计数据,我国耕地面积1949年为146822万亩,1952年为161578万亩,1957年为167745万亩,均达到峰值。1958年以后,全国耕地面积逐年减少,1962年为154355万亩,1979年为149247万亩,1995年为142461万亩。与1957年相比,1995年净减少2.5284亿亩。然而,1996年,在13年来第一次全国土地调查完成后,通过遥感制图和计算机制图,发现耕地一夜之间增加了5.2598亿亩。我们的耕地不比1957年少15%,而是多了16%,达到195059万亩。此后逐年减少,到2008年减少到18.2574亿亩。——另一个“然而”,从2007年到2013年,航空、空间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得到充分应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后的统计结果,截至2009年12月31日,全国耕地203077万亩。

耕地.jpg

  如果单看上述数据,我们会觉得中国耕地面积充满曲折,增减曲线复杂。

  但是,真的吗?事实上,两次全国土地调查后大部分“大幅增加”的耕地面积是因为新的技术手段被揭示而“发现”到统计数据中的,这并不是真正的新增加。根据两次全国土地调查的技术成果可以得出,1995年耕地实际面积不是14.25亿亩,而是22亿多亩。中国耕地的增减变化只能分为三个时期:从建国到90年代初,单调增加,主要是为了解决粮食问题而大量开垦;从90年代后期到现在,比较单调,主要是因为工业和城市建设的占用,退耕还林;这两个时期之间有一个短暂的平衡时期。

  除了主观上对耕地的遗漏和隐瞒,造成这种错觉还有客观的技术原因:建国时90%以上的农村是文盲,偏远山区的情况更为严重。1000多名社员连一个都不识字,导致当年基层干部文化素质极低。他们也许能和群众保持密切联系,鼓励群众,但他们没有组织管理的规则,只能“冲着喊”。这种情况在20世纪60年代末逐渐缓解,当时知青下乡,农村基础教育基本普及,大量高中生和初中生进入社会队管理。

  所以土改和公社在确定划分耕地的面积时,由于大部分基层干部连面积都不会算,无法通过测绘来确定面积。此外,土地分为肥沃和贫瘠的地区,所以采用一种巧妙,简单,实用的方法——生产固定英亩。也就是说,如果确定基准田和每亩土壤产量为2市石(市政负担)水稻或玉米覆盖地,则可以通过当地块的产量换算成报告的耕地面积:这个田往往产4市石水稻,那么就是2亩田,那个坡往往产70市石玉米覆盖地,那么就是35亩地。因为巧妙,简单,实用,其实从古至今,包括土地入户时的承包面积确定,这种方法除了坝区的良田外,在地形复杂的山区都有使用。

  这种情况其实就是一些学者所说的“地亩转换”。“中等土地按一亩比百分之七比二亩甚至更多的比例折算成税亩。贫瘠等级土地按二、三亩的比例折算,或增加到七、八亩的比例”。

  同样,还有“以产定亩”。光绪《滁州志》卷2 《食货志土产》提到“田以种计,大率种一斗得一亩地”。因为是“以产定亩”,农业经济学报告里也是一亩,但是各地实测面积不一致,甚至同公社高山平坝的实测面积差异可以达到数倍。例如,由于们县,高山地区生产水平低下,耕地的实测面积可能是农业经济报告面积(计税面积)的3倍甚至5倍。这就使得每个社会团队都有可能报减(灾、建占)而不增,隐瞒耕地。反正那几十亩地在哪里,界线在哪里,我说了算,四比一,尤其是山区湖滨荒地多的地方,在当年的技术条件下,耕地的变化根本无法核实。比如王家沟和东山之间的生产面积是80亩,实际测量面积应该是150亩;明年王家沟洪水,毁1亩,只报78亩;第二年,在东山,脚下开垦了30亩土地,报告的面积仍然是78亩.最后,农业经济报告面积(计税面积)从80亩减少到78亩,但实际测量面积从150亩增加到179亩。

  因此,从1957年到1986年,耕地的实测面积一直在增加,但农业经济报告(纳税面积)和统计报告的面积一直在减少。其实到现在,因为土地承包证是用农业经济报告区(计税区)的数据出具的,所以这两套数据还是同时使用的。因此,们县最新农业经济报告中报告的耕地面积(非播种面积)数据为全县水田97933亩,旱地161142亩,合计26万亩,但国土资源局在年度地籍变更调查中报告的耕地总面积为56万亩。这两套数据可能要等到新农村土地确权发证工作真正完成后才能统一。

  根据《国家数据》国家数据及“一规”、“二调”和《国土资源通报》相关数据,建国后真实历年耕地面积应为:1949年:16亿多亩(当时统计数据是14亿多亩)。此后,以生态恶化和耕地质量下降为代价,耕地面积逐年增加,90年代超过22亿亩(根据“一规”数据接近20亿亩),达到顶峰。1949年至今,城市、道路、工厂等经济建设因素和其他因素(如退耕还林、灾害等)占用的耕地。)已累计超过10亿亩;特别是90年代以后,每年净减少耕地1-2亿亩。除了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报告中提到的因生态和污染而不能稳定利用的耕地外,实际上有大量的耕地被纳入耕地统计,虽然确实是土地承包证书上的耕地,但已经被废弃或改为园林林地,这只是因为农民自己退耕才算作耕地,不列入国家退耕还林补贴名单。

  现在:18 ~ 19亿亩(2013年12月30日发布的中国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结果是耕地面积13538.5万公顷,相当于203077万亩,但后面有个尾巴:“目前中国适合稳定利用。耕地1.2亿公顷以上,承包18亿亩”;另一方面,近几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为24-25亿亩,考虑复种间作,耕地面积应为18-19亿亩。想要了解更多关于中国经济的可以去看下中国国民生产总值.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