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股票投资

一个股民的发家史

这周在抖音无意间发现了一个博主,号称自己实盘1个亿在做股票投资,出于好奇,我就研究了一下,今天重点解读下他的发家事迹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地方:

这个博主名字叫李一恩,抖音可以直接搜到。根据他接受采访时去证券公司打印的资产证明,这哥们的股票账户市值在7000多万。对于真实性我不花时间做过多研究,我就暂且认为这些股票都归属于这个博主本人。

李一恩是在2014年开始从A股做起股票投资的,开始时的策略是参考房地产行业的逻辑,买入那些即使熊市也不会大幅下跌的股票,如中石化,中铁路等,然后加上最高倍的杠杆。

到15年底,这哥们的股票就翻了30多倍,从当初100多万本金,做到了3000多万市值,前期看似一切都很顺利。

但当16年股灾来临时,这哥们调整了投资策略,把大部分仓位都压在了锂电池产业上游的赣锋锂业。随着赣锋锂业股价的暴跌,这哥们的市值跌回到了不到1000万。

但事情的一切还没结束,这哥们后来又靠投资芯片,找到机会又翻了几倍后撤走,资金也逐步走到了1个亿。

过程我不过多赘述,目前这哥们是大仓位压在了比亚迪,市值预计在7000万以上。

案例讲完,我认为值得思考的是,这哥们的发家史有哪些值得普通人借鉴,有哪些不是普通人能玩的。

首先,参考房地产行业的玩法,关键在于有办法能搞到高额度的资金。这个博主靠的应该是爸妈给的100多万本金,然后加上10倍以上的杠杆,也就是等于开局拿了1000万市值的资金在做投资,这显然不是普通人能借鉴的玩法。

其次,这哥们能关注新能源、芯片这种市场增长空间巨大,行业周期较长的赛道,说明认知水平和商业思维还是比较高的,做投资想赚大钱,就是要找到大池塘,抓里边的大鱼。这点值得普通人做投资时借鉴,也就是投资赛道如何选择的问题。

从他在新能源投资失败的经历,也可以帮助普通投资人避一些坑。其实现在回看,新能源赛道的回报肯定是很不错,但问题在于进入的时机,选择的企业处于哪个产业环节。

我个人的观点是,做投资,尤其是价值投资,并不是像风险投资一样需要在企业很早期的投资进去。而应该是找到长期空间巨大的赛道,然后持续关注,耐心等待企业发展的拐点到来,等待企业估值被市场大幅低估的时候买入。

买入的太早和太晚,都很难赚取到比较可观的回报。买的太早很可能熬不到企业的爆发期就跑或心态崩了,买的太晚的话上升的空间就已经不大了。

时机说完再来看企业所处的产业链。一般来讲,在一个产业链比较上游的位置,往往只是赚的规模效应和辛苦钱。这种企业一般都是各种生产和制造厂。难以避免的是高企的场地建设费用、土地房租、生产设备、员工的工资。干的事很辛苦,利润率很低。

赣锋锂业虽然乘上了新能源的火箭,但显然是属于生产制造类的上游企业,毛利率必然不高。普通投资者需要注意的是,即使选对了大赛道,也只是成功了一半,更重要的是找到赛道内高毛利、高议价权的头部企业。

如今新能源赛道比较瞩目的车企,其中毛利率比较高的就是蔚来了,不仅定价高,且生产线全是外包给了江淮,唯一的问题是换电站和门店都是自营。

目前的大环境下,值得投资者关注的赛道并不多,把握住长期有巨大增长空间的少数赛道,并找到其中毛利率高的优势产业位置的企业,在合适的时机低价进入,这样就离几倍盈利不远了,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要能拿住。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