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股票投资

市场IPO被否震荡各方神经 两公司折戟上市路

万洲财经股票网5月23日讯,从小概率变为大概率,IPO被否,震动了各方神经。上周五,南京中油恒燃石油燃气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南京中油)、吉林科龙建筑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科龙建筑)首发申请史无前例地双双被否。加之本月18日同样“遭难”的吉林省西点药业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西点药业),截至目前,5月中已有3家排队公司折戟上市路,占比陡然攀升。

发审委在审核过程中,除问询问题的数目增多外,比之前更注重企业是否规范经营,风险是否充分揭示,企业预披露材料是否详细,盈利能力的真实性等关键问题。对于正在排队等候上会的数百家拟上市公司而言,警笛已然开启。

问询一针见血

4家IPO排队公司上会,3家被否,过会率骤降的上周,凸显出发审委对信披“质量”的追求。

主营天然气销售业务的南京中油,虽然其背靠中石油,但证监会却对其颇多疑惑,其中之一就是“照付不议”模式。

2004年以来,南京中油及子公司分别与中石油签署多份长期《天然气销售协议》。这些协议均按“照付不议”模式,约定了年度最大合同量。报告期内,南京中油实际采购量均小于上述约定量。中石油西气东输销售分公司市场开发与销售部(下称销售部)于2016年3月7日出具《情况说明》,确认南京中油“至本说明出具日,不存在销售协议约定的应供未供、应提未提气量及应付未付款项”。

因此,发审委要求南京中油代表就国内外行业惯例是否实际执行“照付不议”条款,以及报告期内公司是否按“照付不议”条款向中石油付款,具体付款情况,相关会计处理情况等作出进一步说明。同时,保荐代表人也须对销售部是否是《天然气销售协议》的签约方,其出具的《情况说明》能否有效说明发行人及其子公司可以不用执行“照付不议”条款,以及发行人是否存在违约风险,是否需要承担现实或潜在义务等问题予以解释。公司招股书对“照付不议”条款履行的披露及对发行人经营的风险揭示是否充分到位,也成为发审委的关注方向。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