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股票投资

上证所向券商答复关于沪港通的几个问题

上证所向券商答复关于沪港通的几个问题

沪港通进入全天候测试期,绷紧弦的不仅是交易所,还有作为会员单位的券商。即使上证所密集下发了沪港通业务指引等相关文件,但仍然无法覆盖券商准备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BAIDU_CLB_fillSlot('458199');

上证所向会员反馈沪港通共计四批问题的答复显示,券商筹备港股通的问题主要有投资者准入门槛、港股通股票权益分派转换、证券组合费收取可能导致客户账户透支等问题。

投资者门槛

目前对于港股通投资者的相关要求是:拥有上证A股账户,当投资者为个人投资者时需符合证券账户及资金账户资产合计不低于人民币50万元,投资者已签订风险揭示书,信用账户不允许开通港股通证券账户。

“投资者准入门槛需要细化明确,比如投资者的证券资产包括哪些项目?如资金、证券、资产管理产品、信用账户资产、B股等各类资产。此外托管在其他券商的资产是否可以合并纳入计算?”有会员券商提出。

对此,上证所作出答复,投资者准入门槛的具体计算口径还在同有关监管机构沟通。另有券商提出,开通港股通业务后,若集合计划可以直接投资港股,则现有的估值系统需要做较大的变动,系统改造估计会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对系统改造方案进行进一步细致和深化。

上证所称,对集合计划、基金等是否能参与港股交易的问题,既与原有资管合同或契约有关,也与监管政策有关。建议在监管政策明确后再行确定。

权益分派如何处置?

“在港股出现供股的情况后,内地投资者如果获得供股的权利后,可以将此权利卖出。供股权利卖出的具体方法是什么?客户是否自己确定买卖价格,还是有统一价格进行买卖?可以卖出部分权利还是必须一次性全部卖出?客户是否有购买权利,如果可以,如何购买?”海通证券提出。

上证所表示,供股权可以通过港股通一次性卖出或者部分卖出,但不可通过港股通买入。供股权之外,港股通投资者因港股通股票权益分派、转换、上市公司被收购等情形或者交易异常情况,所取得的港股通股票以外的联交所上市证券,可以通过港股通卖出,但不得买入。因港股通股票权益分派或者转换等所取得的联交所上市股票的认购权利在联交所上市的,可以通过港股通卖出,行权事宜按照证监会、中登公司的相关规定处理。因港股通股票权益分派、转换或者上市公司被收购等所取得的非联交所上市证券,可以享有相关权益,但不得通过港股通买入或者卖出。

如何避免账户透支

如何避免沪港通可能带来的账户透支也是券商面临的一大问题。比如T日卖出港股后可买入A股的时间。由于在T日卖出港股,券商收款时间是T+2日的18:00,如果买入A股时间定为T+1或者T+2,就需要券商进行先行垫资。

有券商表示,即使按照类似A股的T +2日可用T+3日可取,也可能出现风球等原因造成延迟交收,风险控制很难把握。

上证所表示,多家会员券商已经提出资金清算交收的问题,就港股卖出资金买A股的问题,8家券商已经反馈了意见,但是意见并不统一:3家准备T+3,3家准备T+2,2家准备T+1.

有券商提出,港股通中可能产生透支的情况包括汇率损益、信息系统使用费、证券组合费、延迟交收等,如何避免透支需要监管部门作出指引。

上证所方面答复称,结合响应香港市场本身简化收费项目的呼声,香港结算拟将其现有4~5项存管和代理人服务收费项目打包为证券组合费一项收费,对境内投资者参与港股通业务以及境外投资者参与沪股通业务进行收取,并于后期推广至境外投资者参与港股业务。与境内市场收费项目均与交易挂钩不同,证券组合费是按持有市值的一定比例进行收取。为了避免投资则会资金账户透支,港交所拟考虑通过适当调高股份交收费(与每笔交易挂钩)的方式替代证券组合费,但该问题还未最后确定。

对于延迟交收的资金冻结问题,上证所表示将由中国结算出面协调银行解决流动性、由券商承担成本的方案,业务推出之初暂无考虑。

此外,换汇问题的总体方案已定,中国结算正抓紧与银行磋商细节安排,后续将在业务指南中以案例形式详细说明换汇安排。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