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股票投资

关于上证综指的再次认识

很多投资者对上证综指有着不切实际的认识,就像把股价的绝对高低作为买卖依据一样,上证综指的涨跌、高低以及整数位,都成为了一些进场和退场的理由。其实从长期来看,指数的不断上升几乎是必然的。真正反映股票投资价值高低的是估值水平。例如,目前道琼斯指数的8000点就不一定比1929年的300多点更贵。同样,现在上证综指的2600点也比1997年的1500点便宜。

过去20年中,中国股市的高估是个常态,有30%的股票被低估的时间加起来都不到一年。偶尔低估就是摔了一个特别大的跟头,例如上证综指1664点时。对中国股市的高估没必要太惊讶,可是在摔一跟头的时候你应该惊喜,因为它提供了数年一遇的买入机会。实际上,2008年的暴跌是中国股市走向成熟的一个契机。这在以往不乏先例。拿美国股市来说,1929年股灾之后,随着证券市场监管逐步完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进一步规范、机构投资者队伍壮大和投资者日渐成熟,美国股市进入了辉煌的“壮年期”。

BAIDU_CLB_fillSlot('458199');

但遗憾的是,2009年上半年的反弹行情中,出现了过度投机的苗头。应该说,题材炒作是中国股市的“痼疾”。随着市场发展和投资者的成长,本应告别这种低效率的股价推动模式。可是反观当前股市,过度流动性给股市注入了动力,并非来自公司业绩的合理预期,而是为大量绩差公司制造了漫天飞舞的题材。投资者为什么喜欢听各种各样、虚无缥缈的童话故事呢?是因为他们深信这能带来暴富。但陷入暴富梦想的人们,智商却很容易下降到幼稚园小朋友的水平。

幸好这不是股市的全部,股市里还有巴菲特。说起巴菲特,不由想起前些年一句很流行的企业家语录: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巴菲特毕生虔诚恪守价值投资,获得了巨大财富。很多人都会说,人生短暂,到老了才有钱还有多大意义?是啊!最终我们都将死去!但是,至今巴菲特住的还是几十年前买的老房子。

股票投资的背后,无法回避的是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指望投机暴富,根本是靠不住的。因为,如果价值观不够端正,一旦获得了巨额财富,反而更加管不住自己,难免会栽跟头。前车之鉴已经够多。这些年,中国股市里年轻富豪的不断消失已成常态。大牛市时,大家都言必称价值投资,持股待涨。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来临,恐慌中,泥沙俱下,巴菲特的市值也损失不小。于是,挑战者云集,大家又转而大谈趋势投资,坚称看不清趋势,决不出手。反弹出现,一波三折,又说趋势不明,应该高抛低吸,波段操作。人啊,千万不要高估自己的意志力,别以为投机一把再去学巴菲特这样的好事能发生在自己身上。

危机让我们失去了很多,但不应失去思考。危机也颠覆了很多,但不应颠覆固有的价值。应该看到,自由市场的背后,如果道德缺失,给我们带来的是巨大灾难。中国股票市场诞生20周年之际,股市中为利益而忙碌的人们,在危机之后,是否有了停下来的愿望?毕竟,危机不是常态。因为停下来是进行思考的前提条件。对于我们古老的东方民族而言,应能体会停止之后的“静心”感觉。惟有时常静心思考,我们才能知道真正的价值,中国股票市场在第一个20年之后,才可能有更好的未来。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