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股票投资

基金业投资大师约翰·博格尔的投资之路

在美国,说起证券投资,就会提到共同基金,无论是资金规模、投资者参与程度,还是投资领域,共同基金都是证券市场的绝对主力。而说到共同基金,人们就会说到指数基金,说到指数基金的创立者约翰·博格尔。

博格尔1997年被《金融服务领导者》杂志评为20世纪全球7位"创新领导者"之一。其名望不仅在于他所掌控的先锋集团管理了28个各种类型的指数基金,拥有1500亿美元的资产,是当然的业界领袖;更在于他用自己的信念培育了指数基金,用毕生的努力将其信念付诸实践。1999年他在《共同基金常识》一书中系统阐发了他的信念。

BAIDU_CLB_fillSlot('458199');

巴菲特一向把指数基金作为上乘的投资选择,他说:"博格尔以他的独一无二的投资理念在基金业中掀起了一场运动,最终使得美国的投资者得到了更好的服务。"

经济学泰斗,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保罗·萨缪尔森赞美之情溢于言表:“巴菲特不可能告诉你如何成为沃伦?巴菲特。而博格尔对他的投资原则的详尽描述,使我和上百万的投资者在20年后将令我们的邻居羡慕不已------而与此同时,我们在这充满着变数的20年中又能高枕无忧。”

知名的基金评级专业杂志《晨星》的总裁唐·菲利普则评论《共同基金常识》一书”代表了华尔街上一个极需灵感的职业的顶极水平。不仅提高了投资者的收益,更是提升了基金界的整体水准。”

其实正如博格尔本人所指出的:“指数基金对于传统投资者来说,算不得什么。典型的低成本运作,而且缺乏公认的具有聪明、机智和熟练技能的投资组合管理人优势。指数基金只是简单地买入和持有特定指数中的证券,并以它们在指数中的比重为投资比例。其简单的原理显而易见。

这一点博格尔和巴菲特有相同之处------虽然蕴含最高级的智慧,但他们的投资理念都简单易懂,他们都厌恶华尔街玩家时髦花哨的作派,都强调投资者是上帝,都为忠于自己的理念选择了孤独。

博格尔上世纪50年代初跻身共同基金业,当时就萌发了类似指数基金的想法,但是到70年代,他才形成了明确的指数基金的经营理念,并有机会自己创业,来实践这一理念。其后,更是经历了10年的冷落,到80年代指数基金才逐渐被人认可,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美国股市从1987年开始的长牛,让指数基金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从1995年只占股票基金资产的3%,3年后便上升到6.4%。直到1997年初,指数基金才开始出现在《纽约报》、《华尔街时报》的主要版面。几乎在同时,《时代》和《新闻周刊》开始报导丰富多彩的指数基金故事。《货币》杂志1995年更是用封面报道鼓吹:"不可思议的胜利:指数基金在今天应成为众多投资组合的核心。"

媒体的介入使指数基金成为众人追捧的明星,博格尔兴奋不已:“1998年估计有500亿美元的现金流入量,是整个股权基金现金流的25%。指数基金已经成为整个共同基金行业中增长最快的部分。”

指数基金从当初养在深闺人不识,甚至被业内人士讥为"博格尔的荒唐事",到90年代末的"功成名就",这一切,真可谓对博格尔创业理想的最大奖赏。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