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股票投资

新旧主力简单介绍

新旧主力简单介绍:

\r\n

  以前股市中,庄家大致可以分成如下类型:小基金、券商、上市公司或者大企业、联手大户、境外游资、上市公司与投机资金,等等。由于前期股市规模不大,个股流通盘也不大,所以一般有2~3亿元资金就足够做一只中等规模的股票了。

\r\n

  前段时间,由于基金大规模扩容,机构的大力培育、流动性泛滥对股市的吸引,前段的股市主力与早前相比已经大不相同了。从目前的市场主力资金构成看,可以分成几类:

\r\n

  最核心的主力资金。这类资金与国家高层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不但能够最先获取政策信息,同时还可影响政策的制定。这部分资金最神秘,但却是市场中最核心的主力,这批资金的动向,往往对股市运行方向有引导性作用。有人估计这批资金数目可能在2000~5000亿元左右的规模。每每在股市最危险的时候,出来救市的就是这批资金。有时有人认为是平准基金性质的资金,但我认为不是,这也只是正常的主力资金。只不过资金的背景比较神秘。

\r\n

  保险类资金。这批资金与政府关系也比较密切,因为其性质属于半政府性质。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便是社保基金,其次是人寿等普通保险公司。由于社保基金只能赚不能赔,所以这批资金的动向,对股市的运行也有较好的参考作用。这批资金进出股市伸缩性较大,不同时期规模有明显变化。

\r\n

  QFII。这是近年新出现的境外合法投机资金。这类资金目前规模不大,但市场理念和操作手法却非常先进,曾一度是国内其他主力资金效仿的对象。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本土化趋势也在加快。这类资金对市场的敏锐和对未来热点的把握非常到位。这类资金与国际游资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r\n

  公募基金。这是目前市场上规模最大的金融资本,是现在股市中名副其实的最大主力。如果说核心资金是行情的引导者,那么这批资金就是行情的推动者。不过随着大小非的持续解禁,公募基金市场大佬的地位渐渐开始让位于以大小非为主的产业资本。由于这批资金来源比较复杂,层次又不高,规模却很大,因此,常被管理层作为调控市场的工具,通俗地说就是给管理层当枪使,也就是 “管理层调控市场的御用工具”。由于这类基金在运作上常受管理层干预,因此还不能看成完全市场化运作,一旦管理层干预后基金受损,受损失的最主要还是广大基民。随着市场机构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这类资金以后将成为其他机构的主要博弈对象。随着行情的不断演绎,其中部分偏股型基金将逐渐被即将出现的对冲基金所取代。目前这类资金占沪深二市流通市值的15~20%左右。

\r\n

  国有大企业资金和企业年金。这类资金规模也不小。由于这类资金本身就是企业资金,因此对相关行业的发展把握的非常到位,其中还包括一些大型国企的重大题材把握,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宝钢系企业资金。这类资金规模伸缩性较大,受国家货币政策影响明显。

\r\n

  券商、信托和私募基金。券商在前期的五年熊市中损失惨重,因此无论从资金规模还是对市场影响力,都已沦为二等公民。其中一些大的私募基金规模已经可以和券商不相上下。当然,由于券商得天独厚的交易信息资源以及投行业务优势,因此在题材股的把握上比其他资金更加准确,但这也兹生了最多的老鼠仓,因此这也使得券商重仓股走势总是有气无力。值得注意的是,私募基金有呈扩大趋势,其操盘手法与以前的做庄没有多大区别,这主要体现在中小板股票中。事实上,很多私募基金主要运作者,就是以前的股市庄家培养起来的。随着大小非的不断解禁,这类资金与大股东坐庄的可能性最大。

\r\n

  上市公司。自从股改以后,上市公司对自身股价的关注空前热情,这是因为全流通后,股价已经和自身利益息息相关了,随着MBO和管理层股权激励措施的出台,上市公司核心层有较大做高市值的冲动,以便高价减持。其中最典型象三一重工。其中有些私募基金也与上市公司相互配合,共同谋利。这一点,有点象以前的坐庄模式。其操作对象以小市值低价题材股为主;相对来说,私募基金更喜欢独自运作中小板股票。这类资金的数目不好估计。

\r\n

  以上说的是目前市场上的金融资本。其实随着大小非解禁不断推进,以大小非为主的产业资本规模将越来越大,产业资本将有望取代公募基金成为名副其实的市场第一大主力,并且在未来1~3年时间内,在相关上市公司的股票运作中,将取代金融资本成为市场新的超级主力。由于这部分资金具有与生俱来的行业敏感、信息优先等优势,因此在与金融资本的较量中,更容易占据上风。这一点是大家以后要引起高度重视的。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