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股票投资

对K线的入门研究 这三点缺一不可

关于K线,每个人都不陌生,国内的股票期货的书籍,总是喜欢说K线形态的事,比如:

单根K线,如十字星、大阳线什么的,都可以讲出一大堆道,很多初学者都信了,不过说真的,还没买这书之前还是有些期待的,而买到书一翻第一页(网购的书),好吧,这本书可以扔了,真伤心,又浪费钱了。

以前也会看看这些云里雾里的解说,看完了,好是,又不好像不是。而接触程序化交易后,单个K的形态、多个K线的形态,其实没有什么意义,就像在前面第二节的数据表明的,金叉死叉,讲的人举了满满的案例,孰不知,他们故意把另外概率在50%左右的亏损案例隐藏起来了。

忘了是哪位大神说的话,程序化交易需要先看数据再建模。

所以对于程序化交易的人来说,别太迷信,一切用数据说话,先来看看文华财经和博易大师同样情况下的行情,10/28晚上的行情,j1701,在22:34时,文华财经是十字星,博易大师是阴K。

再来看个更明显的,10/28晚上的行情,SR701,单从形态上来看,一下子就找到6个不一样的了,各位有空可以自己对比一下。

看看网站上的行情,新浪、和讯两个,10/28晚上,rb1701,好吧,我也被这个吓到了,差异不是一般的大。

也许各位看完只觉得K线会有所差异,我们也来看看Tick数据有没差异呢?

同样以10/28晚上,SR701的行情来对比(时间区间是23:26:00-23:30:00),上一个图是自己开发的CTP行情接收的数据,下面是博易大师的行情数据,明显可以看到自行开发的数据,比博易大师的数据丰富多了,各位有空也可以自己对比一样。

从上面的对比可以看出,不同的交易软件,无论Tick数据还是K线数据,都会有一定的差异,所以,很多专业做程序化交易的,也都喜欢自己开发软件,以防止交易软件的数据存在数据缺失。

一个K-bar的差异,比如Close价格不同,那么所有以此为基础计算的MACD、EMA、KDJ等等,结果是不一样的,也很容易想象,同一个策略在不同平台运行的结果,也是会不一样的。

这又是一个让人伤心的问题。

回头想想Tick数据的逻辑,Volume是累计成交量,Turnover是累计成交额,在CTP数据传输的UDP的模式下,数据包若掉包,那么少一条Tick数据,在接收行情后的计算上,只是会导致把成交量和成交额计算到下一个Tick时间上,对整体影响并不大。

希望以上内容会对你有所帮助!

对K线的入门研究 这三点缺一不可

K线是价格运行轨迹的综合体现,无论是开盘价还是收盘价,甚至是上下影线都代表着深刻的含义,但是运用K线绝对不能机械地使用,趋势运行的不同阶段出现的K线或者K线组合代表的含义不尽相同。  笔者认为,研究K线首先要明白如下几个要素。  第一:  同样的K线组合,月线的可信度最大,周线次之,然后才是日线。  当然,有的投资者喜欢分析年线或者分钟线,通过对期货市场和股票市场的研究,笔者认为参考意义不大。  月线出现看涨的组合上涨的概率最大,周线上涨的组合可信度也很高,而日线骗线的概率较大,但是很常用。  因此,在运用K线组合预测后市行情时,日线必须配合周线和月线使用效果才能更佳。  第二:  股价运行的不同阶段出现同样的K线组合代表含义不相同。  比如,同样是孕线,在下跌段尾声出现就比震荡阶段出现的见底信号更可信。  所以,我们不能一见到孕线或者启明星线就认为是底部到来,必须结合整个趋势综合来看。(预防被震出局全攻略!)  第三:  K线组合必须配合成交量来看。  成交量代表的是力量的消耗,是多空双方博弈的激烈程度,而K线是博弈的结果。只看K线组合,不看成交量,其效果要减半。所以成交量是动因,K线形态是结果。  以上这三个要素是研究阴阳K线的前提,只有重视这三点才能去研究K线。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