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股票投资

熊市中证券经纪人小静的心酸生活

是啊,大多数股民都喜欢追涨杀跌,频繁操作。殊不知,频繁操作是亏欠的根源之一。还记得我在头条号写过一个帖子——《睡了80年赚3159倍!这只基金为何如此牛逼?它在A股能复制吗?》

明知道长线是金,短线会亏,但是很多人依然抑制不住自己的冲动,频繁在市场中买卖,而庄家也利用散户的这种心理,用资金优势画出各种完美的K线形态。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散户都有即时满足的心态,今天买了恨不得收盘就涨停,这是其一;其二呢,是因为散户没有理解,或者说没有能力理解股票是上市公司的一部分,股票的价格最终是要向上市公司真实价值进行回归靠拢的。

先来说第一点,散户投资者来到市场抱着”抢钱“的目的,因为股市钱多人傻啊。其实不是这样的,因为投资看似没有门槛,只要拿着身份证去开个户就可以交易了,看见哪个涨的猛就买哪个公司,依靠趋势的力量来投机。依靠趋势的力量本身也没错,但是你看的趋势太短了,可能只是日内的交易趋势,随时都会发生方向的逆转。我记得有个国外的作者,忘记名字了,分别统计了1天、1周、1个月、1年、3年、5年的市场涨跌,结果发现在短时间内(日内交易),操作股票正确的概率和错误的概率都是50%,这跟用大猩猩扔飞镖选股有什么区别呢?

再说第二点,我以前也没这个认识,但是自从去了拟IPO公司工作了快2年时间后,才知道一个实体公司的变化不会短时间内发生,上市公司发生基本面变化的过程非常缓慢。比如说蓝晓科技,现在刚公告了工业盐湖卤水提取碳酸锂的技术,进入生产调试阶段,股价就来了5个涨停,至于说大规模工业化之后的稳定产能,还是一个慢慢变化的过程。而多数投资者是等不到的,估计已经在早几天的股价下跌中割肉出逃了。

中国散户投资者,甚至机构投资者都是这样的,没有对产业和公司有明确的认知。

熊市中证券经纪人小静的心酸生活

每天生活在电话与电脑前,繁忙在开盘收盘间,承受着开发客户的巨大压力,也曾享受过“坐电梯”发工资的滋味。这是证券经纪人独特的生活。

  小静是一个普通的证券经纪人,从曾经月入2—3万元到当前月工资负200元,两年来这一巨大的变化让小静的生活一点也不平静。

  小静是深圳一家证券公司营业部的经纪人。与名字有着鲜明对比的是,小静并不是特别安静,而是开朗活泼、待人热情的女孩子。这也许能解释小静入行仅仅2年,开发的客户资产总额就已上亿元,业绩超过不少老牌经纪人的原因。

  小静毕业于一所名牌大学会计系。2006年初,证券市场刚开始好转时,怀着对投资理财事业的热爱,小静投身证券业,进入目前所在的这家证券公司做证券经纪人。

  转行之前,小静已经了解到证券经纪人是个极具挑战性的行业,优胜劣汰的速度超过一般行业。但是,她喜欢的正是这种挑战,以前的日子过得太过平凡乏味。

  初入证券经纪人行业的小静,热情洋溢地开始了她的经纪人工作。每天早上8点半,小静准时到岗,参加营业部的晨会。晨会的内容主要是听取研究员的简略报告,对最近发生的政策性或其他能影响市场的大事件进行讨论,了解当日重要个股信息……这些为小静一天的客户服务工作打下了基础。

  晨会结束后,小静开始坐在自己的电脑前,与客户打打电话,聊聊股票。一个上午过去了一大半,剩下的时间也主要是看盘。对市场了如指掌,是服务好客户的基本条件,小静一直这样认为。下午,小静一般会回访老客户,或者到小区、银行等地方转转,派发一点业务宣传单,幸运的话还能开发到一些新客户。

  与小静接触过的人,很少有不被她的热情和毅力打动的;出身会计专业,对数字的敏感性,为她的投资理财奠定了基础;善于学习,吸收消化新信息,是小静的另一个优点。一个让客户资产升值的经纪人,怎么会得不到客户的喜爱?

  从2006年初到去年年底,小静的客户资产已超过1亿元。“去年几乎每月工资都有2万元,客户交易活跃的时候,提成加底薪还能达到3万元呢。”回忆起当时的好时光,小静的眼神都明亮了许多。“那时最开心的是发工资的时候,有钱了就可以上街吃饭、购物、玩啊。”说到这里,小静开心得仿佛回到了从前。

  “可是,好日子往往过得太快。年初还能有几千元,上月只有几百元,这个月干脆是负工资。”小静眼神迷离,犹如身置梦中。去年,享受着云端生活的小静买了套房子,月供2000多元。

  “以目前的工资,连养自己都成问题,更别提供房了。”说到这里,小静明亮的眼神黯淡下来。

  “不是还有如此庞大的客户资产么?”记者问。

  “市场的连连下跌,客户资产已经有近半转出股市。剩下的资产,大部分被套牢了,纹丝不动,根本没有交易量了。”说到这里,小静一脸的垂头丧气。营业部对小静的考核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新增客户的交易量,二是有效开户数。虽然市场发生了大转折,但公司的制度并没变,有效开户数仍旧是6个。这个指标其实很难完成,营业部的大部分经纪人都没有完成。另外,营业部还有一个不太公平的规定:客户的交易佣金提成,经纪人第一年按照20%的比例提,第二年降为10%,第三年为零。老客户的交易佣金没提成了,新增客户数寥寥无几,更别指望能提多少。

  薪水的大幅下调,让小静难以适应;客户的责难,更让小静难以面对。这半年来,小静的工作程序没有任何改变,但与客户的角色似乎完全调换,从以前滔滔不绝的布道者变成了安静的倾听者。

  经常会有客户来电,抱怨股票又跌了,资产又缩水了。也有客户质问小静:“利润全赔进去了,本金也赔进去一大半,什么时候才能解套?!”

  “真不想干了。”小静叹了口气。

  她身边不少经纪人如同她一样,境况十分糟糕,准备转行。“营业部在高峰时期招了10多名经纪人,现在走的只剩2、3个人了。”小静今年2月才拿到证券从业资格证,现在也在考虑转行问题了。为了这张“准入证”,她参加了多次考试及各类培训班。“早知道就不那么拼命了。”小静说着说着有点心酸了。

  属于临时工人、无底薪、完全靠业绩提成、被淘汰时无任何赔偿———这些当下券商经纪人制度的不合理性,让很多经纪人觉得无论怎么努力都逃脱不了被淘汰的命运。

  现在的小静,想得多的却是怎样拉到大客户,制度的不合理在她的脑中仅仅一闪而过,她认为这是她无法改变的。

  尽快出台证券经纪人实施细则,对经纪人的角色进行定位,对经纪人的权益进行保障,这是与小静一样的所有经纪人的心声。

  “记得有大客户的时候,向我推荐一下哦。”采访完,与小静挥手道别的时候,她甜甜地笑道。此刻,记者依稀看到了去年小静满怀希望、春风满面工作的样子。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