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生活理财

奶牛养殖技术,奶牛该怎样提高产奶量?

   随着经济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增高。很多人在吃早餐的时候,就离不开牛奶。很多人对于奶牛的养殖十分的感兴趣。那么,我们需要掌握哪些奶牛养殖技术呢?

  一、精粗料混搭配比技术

  奶牛精粗比必须满足奶牛作为反刍动物的基本生理特性,即使在泌乳高峰期也必须坚持精粗混合的原则。一般粗纤维饲料的比例(人工草、禾本科作物的草、秸秆等。)在非泌乳期和干奶期应在50%~60%左右,泌乳高峰期纤维饲料应在40%~50%左右,并适当增加精料的喂入量(比例为50%~60%),以利于奶牛的充分消化、吸收和转化,而不产生营养代谢(消化)。

.jpg

  二、日粮营养平衡控制

  奶牛养殖技术里比较重要的就是奶牛的粮食方面。奶牛养殖应根据奶牛各生长阶段的饲养标准,配制相应的饲料,特别是要满足泌乳期的关键营养需求。干物质的供应必须充足,其中“能量物质、粗蛋白、粗纤维、矿物质微量维生素”必须添加足够的量并准确搭配;浓缩饲料(谷物、豆类、动物饲料等)的最大添加量。)不应超过60%,但应以粗纤维饲料为基础。即使泌乳高峰期浓缩饲料浓度只能控制50%~60%,也严禁超过60%,以免增加奶牛肝肾负担,引起代谢性疾病(酸碱中毒)、生殖障碍、肢蹄病等。24小时不间断供应充足的清洁饮用水,禁止供应不符合安全饮用水标准的劣质饮用水。

   三、降低营养负平衡

  实践证明,高产奶牛需要尽可能减少营养的负平衡,保证瘤胃的正常功能,以维持奶牛的健康,获得稳定高产。因此,为了尽量减少能量的负平衡,一定量的过瘤胃蛋白质(保护性氨基酸、全脂肪膨化大豆,全棉籽)和过瘤胃脂肪(植物油、脂肪酸钙,棕榈酸钙等)。可以添加到日粮食中,添加量应为2%~3%。应禁止动物过瘤胃蛋白和动物油,因为会造成奶牛瘤胃功能障碍。

  四、饲料添加剂合理应用

  为了预防某些疾病,促进生长增重,增加产奶量,增加产量和收入,一些饲料添加剂在大规模奶牛养殖中经常使用,主要包括:(1)缓冲液:主要是小苏打(1.5%)和氧化镁(0.6%~0.8%),用于改善奶牛的暴饮暴食和消化,增加产奶量,丰富牛奶营养成分(2)丙二醇类(丙二醇、丙二醇,和丙二醇):当奶牛出现常见疾病“酮症”时,丙二醇类制剂可以(3)异位酸(异戊酸、异丁酸、异己酸):定向添加异位酸可显著提高奶牛产奶量、乳脂率和饲料转化率。

.jpg

  大家看了奶牛养殖技术之后,是不是在惊讶,奶牛的养殖技术居然需要掌握这么多东西呢?其实也不算多。因为我们养殖哪个动物,我们饲养员就必须付出一定的耐心,还有掌握一部分的技术。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