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生活理财

可口可乐收购汇源失败原因,汇源集团现状

  可口可乐收购汇源失败原因

  根据可口可乐公司和汇源公司的经营者集中的申请,有关部门对两家公司的并购进行了审查,确认集中将产生以下不利影响:

  (1)建成后,集中, 可口可乐公司有能力将其在碳酸软饮料市场的主导地位转移到果汁饮料市场,对现有果汁饮料企业具有消除和限制竞争的作用,从而损害饮料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2)品牌是影响饮料市场有效竞争的关键因素。建成后,集中, 可口可乐公司将通过控制两个知名果汁品牌“美汁源”和“美汁源”,显著增强其对果汁市场的控制力。此外,其在碳酸饮料市场的主导地位和相应的传导效应将显著增加潜在竞争对手进入果汁饮料市场的壁垒。

  (3)集中挤压了国内中小果汁企业的生存空间,抑制了国内企业参与果汁饮料市场竞争和自主创新的能力,对中国,果汁饮料市场的有效竞争格局产生了负面影响,不利于中国果汁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汇源.png

  总结相关部门拒绝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果汁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两种效应,即传导效应和挤压效应。所谓传播效应,就是碳酸饮料领域的主导地位向果汁市场的传播,以及可口可乐品牌效应在碳酸饮料领域的传播效应;挤压效应是指并购会挤压中小企业的发展。

  汇源集团现状

  2016年之前,汇源果汁在位置国内市场占据第一位长达十余年,汇源果汁的广告之前也经常在电视上看到。然而,汇源果汁现在面临的情况是股票停牌,股东陆续离职。

  不到半个月,汇源集团的三位董事已经离职。1月21日,汇源集团宣布公司非执行董事赵亚利,辞职。数据显示,赵亚利还担任过中国饮料行业协会主席,这是汇源集团半个月内第三次离职。1月10日和1月11日,两位担任公司最高管理层的经理也相继离职。

  事实上,在整个汇源集团,人事变动层出不穷,这与因非法借款而暂停股票交易有关。非法借款达到43亿,被暂停。公司已经有了“退市”的风险。而且在高管陆续离职的情况下,还有一种推卸责任的“嫌疑”。可口可乐收购汇源

汇源果汁k线.png

  自2014年以来,汇源果汁的负债率大幅上升,利润也呈负增长。截至2016年,汇源果汁负债已达114亿元。面对这样一家负债累累的公司,它只能靠“停牌”来获得短期的缓解。

  从2018年4月开始,汇源港股开始停牌。到现在已经长达九个月了。由于这一举措,市值缩水了53亿港元,市值蒸发了120多亿港元。为什么曾经在国内市场非常火爆的饮料品牌突然面临这样的局面?

  看看汇源集团旗下的公司,有北京汇源农业有限公司、重庆三峡果业集团有限公司,这些子公司的经营范围不仅包括餐饮生产和消费品终端销售,还包括上游果业、葡萄酒产业和农作物种植。包括旅游,房地产,文化娱乐。

汇源营收.png

  而且汇源集团一直很重视果蔬的品质,对果汁的原料要求还是比较高的。因此,公司在水果和蔬菜的原料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也许正是因为汇源一直专注于原材料,从生产到制造,这导致公司的能源被延迟。这也影响了汇源果汁的快速发展和进步。

  至于该公司欠下的42.82亿元非法贷款,汇源集团表示,这笔贷款只是为了帮助汇源餐饮集团应对资金的临时运营。那么是什么导致了汇源果汁的低绩效呢?

  其实从公司的财务报表就能看出一些问题。汇源集团负债率逐年上升,财务成本过高。但2016年的利润只能达到5.35亿元,根本无法支撑汇源集团庞大的运营成本。此外,汇源果汁对厂房进行的折旧、摊销和出售造成了相对较大的财产损失。

  据公开信息,汇源集团的扩张是为了不断投资新工厂。然而,如果一个工厂的大规模投资只是重复扩张和饱和产能扩张,投资与收入不成正比。

  汇源集团一直专注于中高浓度果汁,以在低浓度市场占据一定地位。在过去的几年里,汇源不断推出新产品,包括糖葫芦汁、百利哇和其他果汁产品,但市场对这些新产品的反应相对平淡。

可口可乐收购汇源.png

  的确,当高浓度果汁市场饱和时,低浓度果汁市场不太发达,自然会导致汇源果汁产能过剩。此外,由于土地每年都在使用,需要支付大量的成本,这也给汇源集团的财务成本造成了太大的压力。只能采取裁员。

  此外,在企业管理方面,汇源集团一直备受争议。由于集团创始人朱新礼,有“地方情结”,汇源集团的很多员工都来自山东,老家,这也阻碍了整个集团的管理。从汇源集团的现状来看,公司目前的经营状况并没有改善。此外,许多高管相继辞职。不知道汇源集团之后会不会有新的变化。

  关于可口可乐收购汇源就介绍到这里。市场的变化出乎意料,经常使人猝不及防所以说,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