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基金期货

降息预期落空后:3月LPR将保持不变 二季度仍有降息可能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在2月金融数据走弱后,市场预计3月MLF将降息,但最终预期落空。

  3月15日上午央行公告称,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2022年3月15日人民银行开展2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和100亿元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其中,MLF期限为一年期,利率2.85%,持平于上次;逆回购期限为7天,利率2.1%,也持平于上次。

  记者采访了解到,利率未调整的原因在于:1-2月累计金融数据尚可,1-2月份我国经济恢复的势头向好,3月距离1月降息时点较短。不过由于当前宏观经济仍面临下行压力,二季度仍有降息的可能。

  三个原因

  2019年8月,央行推进贷款利率市场化改革,改革后LPR参考MLF,MLF利率是当月LPR报价的主要参考基础。此后,MLF形成每月15日操作(遇节假日顺延)的惯例,为每月20日的LPR报价提供参考。

  央行在《2021年二季度货币政策报告》中称,货币政策的预期管理频率逐步固定,形成每日连续开展公开市场操作,每月月中固定时间开展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的惯例,并提前发布有关操作安排,稳定市场预期。

  央行公告显示,此次一年期MLF利率为2.85%,持平于上次。7天逆回购利率也持平于上次。换言之,此次政策利率没有调降。

  此前,我国已基本形成了市场化的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主要通过货币政策工具调节银行体系流动性,释放政策利率调控信号,引导市场基准利率以政策利率为中枢运行。其中政策利率居于核心位置,而1年期MLF利率和7天逆回购利率是最为重要的政策利率,其调整具有风向标的意义。

  对于此次利率未调整,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表示,央行并未对2月金融数据进行立刻反应,主要是将1、2月金融数据合并看,整体金融环境并未出现紧缩情况,社融、M2同比与GDP同比增速基本匹配;货币政策继续保持定力,政策调整有待进一步数据指引。

  央行数据显示,1-2月新增信贷5.1万亿,同比多增0.27万亿;1-2月新增社融7.4万亿,同比多增0.45万亿;2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10.2%、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1.4%,与名义GDP增速基本匹配,整体仍处于合理区间。

  “3月MLF利率连续两个月保持不变,意味着在1月政策性降息后,货币政策连续两个月进入观察期。对于降息预期落空的原因,主要是当前经济存在下行压力,但其紧迫程度尚不足以促使监管层在三个月内两次动用降息‘大招’。”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

  此前的1月17日,央行公告称,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1月17日开展7000亿元1年期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和1000亿元7天期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分别为2.85%、2.10%,中标利率均下降10个基点。

  “货币政策方面,去年12月下调LPR后今年1月已降息,3月再降息有点‘大水漫灌’的意思。”江苏地区某城商行利率债交易员表示,“此外1-2月部分经济指标还不错。”

  国家统计局3月1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2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0763亿元,同比增长12.2%,相比去年全年增速上升7.3个百分点;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4426亿元,同比增长6.7%,相比去年12月回升5个百分点。

  “综合来看,在宏观政策发力和市场主体努力的共同作用下,1-2月份我国经济恢复的势头向好,为今年一季度开好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3月15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

  按照惯例,3月21日将进行LPR报价。此次MLF和逆回购利率保持不变,意味着本月LPR报价大概率将保持不变。

  降息仍有可能

  Wind数据显示,3月15日有1000亿MLF到期。央行公告显示,3月15日人民银行开展2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意味着此次为增量续做。“MLF加量操作能够直接补充银行中长期流动性,提升银行放贷能力,引导金融机构有力扩大贷款投放。”前述江苏地区某城商行利率债交易员表示。

  虽然MLF加量,但由于降息预期落空,债市反应偏空。3月15人,国债期货低开,10年期主力合约跌0.28%,5年期主力合约跌0.25%,2年期主力合约跌0.08%。现券方面,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4BP至2.80%。

  虽然此次降息落空,但市场预期二季度仍有降息的可能。周茂华表示,预计降准、降息等工具仍在工具箱。当前国内经济面临下行压力,政策重心仍是稳增长,货币政策要保持一定灵活性。

  王青表示,二季度MLF利率再度下调10个基点的可能性正在增加。一是当前消费偏弱、地产遇冷局面仍在持续,这意味着去年下半年以来的经济下行压力尚未根本缓解。二是近期国内多地强化防控,有可能在短期内对经济运行形成扰动。

  付凌晖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当前世界局势动荡不安,地缘政治冲突加剧,外部不稳定不确定性在加大,国内经济恢复仍不均衡,部分地区新增确诊病例增加的影响仍在持续,行业企业地区有所分化,企业成本上升的压力仍在加大,小微企业经营困难仍比较突出,经济持续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后期走势仍待观察。下阶段,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确保经济行稳致远。

  当地时间3月15至16日,美联储将举行为期两天的议息会议。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出席国会听证会时表态,支持在此次会议上加息25个基点。市场预计,美联储加息25BP是板上钉钉。一些市场人士则担忧美联储加息将对中国降息形成制约。

  王青表示,3月美联储将启动加息过程,但国内货币政策会“以我为主”,不仅不会跟进海外收紧,而且还有边际宽松空间。短期内货币政策仍将处于集中发力期,从而推进宽信用和宽货币进程,货币政策稳中求进将是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的重要支撑点。

  (作者:杨志锦 编辑:曾芳)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