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基金期货

我国苹果产区今年生产、购销形势分析!

农产品集购网特约撰稿

一、中国苹果面积、产量变化

目前我国西北黄土高原成为最大的苹果产区,渤海湾为第二大苹果产区,西南冷凉高地、新疆等发展较快。2021年中国苹果面积3132.8万亩,产量4500万吨,2018年以来全国苹果面积增加225万亩,如下图所示。

中国苹果面积、产量变化表

苹果面积变化分析:预计山东、辽宁、山西、河南、河北苹果面积将进一步减少;陕西省南部苹果产区苹果面积进一步减少,陕西省渭北产区老果园挖除、重新建园减少或者滞后造成面积减少;受非粮化政策、苹果效益下降、劳动力不足等影响,原来依靠政府推动为主的建园扩大面积步伐放缓,陕西省北部及甘肃、新疆、西南产区苹果面积缓慢增长。去冬今春苹果面积减少300万亩左右,今后2年将继续减少200-300万亩,未来几年全国苹果面积将暂时稳定在2500万亩左右。

苹果产量变化分析:受2021年结果大年及夏季干旱、秋季降雨多等影响,2022年近3成果园花量不足,尤其乔化红富士花量少;春季花期霜冻影响不大,但是局地幼果期霜冻严重,花期遭受高温干热-大风—阴雨天气,坐果率普遍较低;陕西、甘肃、山东等苹果产区冰雹灾害频发;老果区、非最佳优生区、苹果比较效益低的产区,挖树较往年多,导致产量减少;仅有幼龄树产量略增加。综合分析,2022年苹果减产幅度较大,预计较2021年减产500-600万吨,以2021年4500万吨产量计算,2022年苹果产量预计3900-4000万吨,减产11.1%--13.3%。

二、主要苹果生产省份面积、产量变化

2020年陕西省苹果面积930万亩,产量1185万吨,居第一位;甘肃省苹果面积373万亩,排第二位;产量386万吨,居第五位;山东苹果面积370万亩,产量954万吨,居第二位;新疆苹果产量184万吨。2020年甘肃、新疆、山西、陕西、四川、云南、河北7个省份苹果面积增加,山东、河南、辽宁3个省份苹果面积减少。

三、苹果品种现状及变化趋势

世界苹果生产国家十分重视新品种的选育与商业化开发,呈现品种多样化发展趋势,富士、元帅系,金冠、嘎啦、青苹和乔纳金是世界主流品种。日本四大主栽品种中,富士、王林、津轻都是由他们自主培育的。新西兰在四大主要出口品种中,嘎啦、布瑞本是自育品种。澳大利亚选育的青苹已经成为世界品种,而新育的粉红女士新品种正在加速推广。美国新育的蜜脆、宇宙脆等品种也在加大推广力度,有望成为世界性品种。

我国苹果品种比较单一,以晚熟品系为主,平均占比70.0%左右,中熟占比平均在18.0%左右,早熟占比平均在11.0%。富士系为主要栽培品种,包括富士优系、早熟富士,占73.7%;嘎拉、元帅系分别占6%、7%左右,其他秦冠、金冠、国光、花冠、寒富等有少量栽培。目前新发展品种以维纳斯黄金、瑞阳、瑞雪、华硕、鲁丽、秦脆、瑞香红等占有比重较大,下一步的重点是培育我国苹果新品种,建立中国特色集约化栽培耕作体系,包括适宜的砧木及穗/砧组合,树形和地面管理,研发宜机或者轻简化管理的栽植方式和栽培技术,机械化栽培等,要因地制宜,实行矮化密植栽培、矮化中间砧或乔砧集约化栽培。

四、2022年苹果价格分析

我国苹果仍然面临着面积过大、产量相对饱和等问题,2022年全国苹果产量减产幅度较大,预计减产500-600万吨,尤其优生区红富士严重减产。受去年低库存影响,加之前一阶段认为今年花量偏少、产量减少,导致苹果价格及期货上涨,预计对今年后期鲜果价格产生一定的提升作用,但受疫情的持续影响,经济、消费市场低迷,在一定程度抵消苹果价格的上涨。综合分析,2022年优质红富士鲜苹果将有每斤0.5-0.8元涨幅,其他苹果价格存在小幅度上涨空间。(农产品集购网特约撰稿,作者:安贵阳,转载请注明来源,否则将依法追责。)

农产品集购网声明:本平台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