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基金期货

财信研究评6月PMI数据:制造业PMI重回扩张区间,经济步入修复通道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文财信研究院 宏观团队

  伍超明 李沫

  核心观点

  受国内疫情形势好转、企业复工复产加快、稳增长政策见效影响,制造业供需两端均呈疫后恢复特征,6月份制造业PMI回升0.6个百分点至50.2%,重回扩张区间。预计随着国内需求渐次恢复,未来制造业PMI大概率稳定在50%的荣枯线上方。

  一、供需两端均恢复至扩张区间,但生产端恢复快于需求端。受疫情缓解和复工复产加快带动,6月份制造业PMI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延续恢复态势,但前者景气度高于后者,且需求内部呈现“中游>下游>上游”的结构性特征,经济恢复基础仍不牢固。预计未来促消费增量政策有望出台,加之前期政策进入显效期,国内需求将呈渐次恢复特征,带动制造业PMI稳定在50%上方。

  二、中小企业为制造业PMI回升主力。6月份大型企业景气度回落0.8个百分点,但中小企业PMI均环比回升1.9个百分点,后者是制造业PMI恢复主力,原因在于汽车等前期受抑制需求的恢复对中小企业带动作用较强,以及助企纾困政策效果显现,但小型企业PMI连续14个月低于临界值,生产经营面临的困难仍大。

  三、预计6月PPI增长5.8%左右。6月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均环比回落,但前者高于临界值,后者低于临界值,显示出中下游企业利润继续受到挤占,也表明国内终端需求整体偏弱。预计6月份PPI环比增长动能有所回落,加之去年同期基数较高,6月份PPI同比增速将延续下行态势。

  四、疫情好转和政策见效带动服务业景气度回升,物流畅通和基建发力共同推升建筑业PMI。往后看,预计随着疫情形势向好和稳市场主体政策进一步显效,服务业景气度将继续位于扩张区间,但散发疫情将制约其回升斜率;预计建筑业PMI仍将延续“基建支撑、地产拖累”的格局,未来建筑业仍将运行在扩张区间,但高度面临制约。

  事件:2022年6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2%,高于上月0.6个百分点;中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4.7%,高于上月6.9个百分点;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4.1%,较上月提高5.7个百分点。

  正文

  一、疫情缓解和复工复产支撑制造业PMI重回扩张区间,中小企业为回升主因

  受国内疫情形势好转、企业复工复产加快、稳增长政策见效影响,制造业供需两端均呈疫后恢复特征,6月份制造业PMI回升0.6个百分点至50.2%(图1),重返荣枯线上方。但中下游成本压力高企、内需恢复仍不均衡,经济恢复基础仍需巩固。

  中小企业为制造业PMI回升主力。受上游高耗能行业景气度回落拖累,6月份大型企业PMI录得50.2%,低于上月0.8个百分点,但继续高于临界值;受益于汽车等前期受抑制需求的释放和助企纾困政策的显效,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PMI分别录得51.3%和48.6%,高于上月1.9和1.9个百分点,但小型企业连续14个月低于临界值(图2),生产经营面临的困难仍大。

  预计未来几个月制造业PMI有望稳定在50%荣枯线上方。一是短期内疫情仍是经济的主要拖累因素,预计随着国内疫情防控效果好转,工业生产面临的供给冲击将边际减弱;二是前期政策进入落地显效期,后期刺激消费力度有可能进一步加大,基建投资、消费等需求指标回升速度有望加快,对工业生产和制造业需求形成一定的利好;三是能源保供政策有望稳定制造业生产和缓解中下游成本压力;四是政策稳楼市意愿较强,房地产市场预期和下行趋势有望边际好转。

  二、供需两端均恢复至扩张区间,但生产端恢复快于需求端

  从供给指标看,疫情制约减弱带动制造业生产加快恢复。6月生产指数为52.8%,较上月提高3.1个百分点,重回扩张区间(见图3),主要原因有三:一是随着稳供应链产业链政策持续推进和国内防疫效果显现,疫情导致的物流、人流不畅对生产端的冲击整体减弱;二是上海、吉林等地区持续推进复工复产,前期受抑制的生产活动有所释放;三是受益于稳增长政策显效,基建、消费需求边际向好,供需衔接水平出现好转。预计随着疫情防控向好和稳增长政策进一步出台,国内需求向好将对制造业生产形成带动,但国际地缘政治冲突带来的成本高企、出口需求回落对工业生产的制约较强,工业生产回升高度有限。

  从需求指标看,内外需恢复共致制造业需求回暖,但内需恢复仍不均衡。6月新订单指数为50.4%,高于上月2.2个百分点,结束连续三个月的收缩态势。其中,受长三角等区域货物进出口恢复影响,新出口订单指数较上月回升3.3个百分点至49.5%,出口需求对国内总需求的拖累作用明显减弱(见图4)。内需层面,高技术和中游装备制造业是回升主力,消费需求呈缓慢恢复特征,但上游高耗能行业受价格回落和供给增加影响景气度出现回落。

  从供需指标看,供需缺口有所扩大,未来或延续收窄态势。6月新订单指数提高幅度不及生产指数,制造业“生产和新订单指数差”由上月的1.8%提高至2.4%,供需正缺口有所扩大(见图5)。预计随着一揽子稳增长政策效果显现和疫情冲击影响减弱,内需渐次回暖将成为经济运行主逻辑,未来供需正缺口或呈回落态势。

  三、预计6月PPI约增长5.8%,企业进入去库存阶段

  从价格指标看,预计6月PPI增长5.8%左右。受国内保供稳价持续推进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震荡下行影响,6月PMI原材料购进价格和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为52%和46.5%,分别较上月下降3.8和3.2个百分点。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高于临界值,出厂价格指数低于临界值,显示出中下游企业利润空间继续受到挤占,国内需求整体疲弱背景下,企业消费价格环比持续下跌。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回落,预示6月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PPI环比增长动能有所减弱(见图6),加之去年同期基数较高,预计6月PPI同比增长5.8%左右。

  从库存指标看,工业企业进入去库存阶段。6月份原材料库存和产成品库存指数分别为48.1 %和48.6%,分别较上月提高0.2和回落0.7个百分点(见图7)。本月原材料库存提高,产成品库存下降,显示工业企业进入去库存阶段:一是疫情缓解后,国内需求恢复预期增强,加之价格指数边际回落,上游企业囤积原材料以备销售生产的意愿增强;二是受国内需求边际改善影响,本月中下游企业销售产品的速度有所加快,产成品库存有所回落。展望未来几个月,随着疫情影响减弱、政策加力显效,国内需求将呈缓慢修复态势,但总需求整体依然疲弱,未来工业企业大概率进入去库存周期。

  四、疫情缓解和政策显效,服务业和建筑业景气度均回升较多

  6月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4.7%,高于上月6.9个百分点(见图8)。分行业看:

  疫情好转和政策见效,服务业景气度恢复至扩张区间。6月服务业PMI指数为54.3%,高于上月7.2个百分点,在连续三个月低于临界值的基础上,重返扩张区间(见图8)。分行业看,前期受疫情冲击严重的行业,其景气度均明显回升,是服务业低位反弹的主要贡献力量。从市场需求和预期看,新订单指数和业务活动预期指数分别为53.7%和61.0%,高于上月10.0和5.8个百分点,服务业需求和预期均边际大幅转好。预计随着疫情防控向好和稳市场主体政策发力,服务业景气度将继续位于临界值上方,但散发疫情将制约其恢复程度。

  物流畅通和基建发力,带动建筑业景气度回升较多。6月建筑业PMI指数较上月提高4.4个百分点至56.6%(见图8),主要原因在于疫情对原材料运输的冲击得到缓解,建筑业施工建设明显加快。从市场需求和预期看,受基建需求释放确定性较高影响,建筑业新订单和业务预期指数均有所回升。往后看,受益于政策进入显效期,基建需求回升将带动建筑业PMI继续运行在扩张区间,但房地产下滑拖累短期仍存。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