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基金期货

天风 · 求索之人 | 宏观:经济永远在运动,唯适应与进化以制胜

宏观不是微观的加总,总体不是个体的趋同,经济没有均衡,经济永远在运动。市场总是在变的,唯一不变的是变化。投资是在市场进化中应对不确定性的连续过程,在进化中寻找规律,根据规律制定适应性策略。投资没有不变法门,如果有常胜法则,那就是适应和进化。

——天风研究宏观宋雪涛团队的求索初心

1月18日,宏观团队在这篇报告中指出开年以来,指数整体回调,春季躁动不再被提起。“稳增长和宽信用开年即见效”的一致预期正在瓦解,市场风格快速轮转,预期混乱,缺乏主线,新的预期正在重构。地产的恢复需要政策的继续发力;基建好转的观察期延续到两会后;对经济的预期回到了去年经济工作会议前的起点;建议关注高景气赛道的细分行业和个股,不靠政策支持也能盈利修复、困境反转的中下游制造。

二季度是联储观察通胀、经济和就业的时间窗口,相应调整其最终的加息次数和节奏。经济是制约联储连续快速紧缩的现实问题,当前全球制造业周期回落,拜登政府财政支持力度减弱,美国经济大概率减速,进入疫后经济新常态,通胀的快速下滑会降低联储连续加息的必要性。联储在紧缩初期的预期引导过度,超出实际情况,未来预期会逐渐向现实靠拢,过度反应的加息会逐渐回归正常,宏观团队认为今年美国货币政策会经历先紧后松的转变。

在3月1日的这篇报告中宏观团队表示三四线城市的房地产问题主要是需求不足,库存压力巨大,因城施策的政策放松意愿较强,但效果已非早年可比;一二线城市的主要问题是供给不足,居民购买力相对充裕,一旦放松房价可能较快上涨,自下而上的放松意愿不强。相比于三四线的涓涓细流,一二线放松的政策成本像一条跨不过的大河,趟过这条大河,需要自上而下的政策推动,前提可能是出现更大的经济压力。

欧盟不惜一切代价地推进“能源去俄化”,一个非俄油体系正在形成,与之相对的是一个俄油体系,打折的原油正在流向价格敏感的亚洲买家,比如印度和中国。如果两个石油体系长期维持30美元的价差,意味着什么?宏观团队在这篇研报中给出了解答。

6月4日,宏观团队再次在报告中提示基本面和流动性这两个维度的边际改善,均对成长股更有利,成长股胜率提升的确定性更高。当前成长股的拥挤度水平极低,一旦情绪发生好转,成长股的反弹可能开启大级别的趋势反转。制约价值股胜率提升的影响因素较多,且尚未明确改善,价值股的胜率提升存在不确定性,中短期内或将延续二季度以来“政策利多反弹、基本面利空回调”的震荡格局。

类似于一百年前西班牙大流感结束后的故事正在重演。疫情后过度补库的零售商供需逆转,降价和去库存的压力将传递到批发商和生产商,进而带动更广泛的价格下行和经济减速。在6月10日的这篇研报中宏观团队判断这将是未来美国核心消费品CPI回落不可忽视的原因,也将是下半年中国出口将经历的逆风考验。

6月22日,针对“滞胀”这一市场关注的核心问题宏观团队发表了自己的研究看法,认为滞胀的根源是之前的技术进步速度减慢,与之相适应的内部分配方式和全球化秩序难以维持,人和资本的矛盾,发展和安全的矛盾,效率和公平的矛盾,资源和环境的矛盾,全球化分工的矛盾,一个个都暴露出来,由此带来了混乱和变革。货币不是滞胀的第一性原因,解决滞胀的钥匙也不在货币政策,央行的使命是捍卫政治正确,把问题留给真正的问题解决者。

美国5月消费数据转负,PMI下滑至荣枯线附近,令市场愈发担忧衰退提前,油价和美股均出现大幅下跌。宏观团队在7月初的这篇研报给出了坚定的研判观点,认为企业和居民部门的在手现金意味着美国这次衰退将是温和的,衰退幅度和持续时间可能类似2001年,结果是资源浪费的企业出局、效率提升。美股不会出现恐慌性抛售,也不会有类似2008年和2020年的流动性风险。

3季度稳增长政策对经济的支持力度,可能正在发生重要的变化。从政策上看,制约稳增长发力的三大约束正在逐一扫除,分别是资金不足、疫情防控、政策执行意愿三个方面。从数据上看,稳增长乏力的状态正在出现改观。宏观团队预计三季度的稳增长力度可能会超预期。一方面,存量政策将加速执行。另一方面,增量政策将加速落地。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