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阶段有哪些任务?如何交易才能进一步学习呢?

实盘过渡的时机

在模拟阶段,操盘手一旦能够连续数日稳定盈利,并且也没有什么不规范的动作,就应该考虑实盘过渡的事情了。如果仅仅出于担心上了实盘不一定能够盈利,就随意地延迟他们上实盘的时间,这种做法其实并不可取。可以说,这种做法毫无意义,根本就是在浪费时间。

这种担忧并非没有道理,大多数操盘手在起初的实盘交易当中,的确也都是要亏损那么一阵子的。一开始就能稳定盈利的新手不是没有,但是寥若晨星。如果以此为据,在他们已经能够在模拟盘中稳定盈利的时候,还要继续让他们磨炼下去,并期望用这种方式来换取日后的稳定,这完全是一种一厢情愿的做法了。无论再延长多久的时间,也无论操盘手的模拟技术达到了如何神乎其神的境地,上实盘的最初,他们也还是需要一个过程,才会逐渐适应过来,并最终走向成熟。这就是说,无论再怎么不放心,丑媳妇总是要见公婆的。再充分的准备,到了最后上实盘的时候,也依然是不够用的。

模拟阶段有模拟阶段的任务,实盘过渡有实盘过渡的任务。前者的任务是尽快掌握操作的相关技能,后者的任务是磨砺操盘手的心态。这两个阶段是不可以相互替代的,也就是说,再怎么充分的模拟也是代替不了真金白银的操作的。

该上实盘的时候,拦住他们不让上,到了一定程度,不仅无助于进一步提升操盘手的操作水平,反而会使他们疲惫不堪、士气低落。这就仿佛一个胎儿,已经在母腹中成熟,如果宁要他留在腹中,胎儿就会因为缺乏营养而产生各种问题,甚至危及其脆弱的生命。

模拟阶段有哪些任务?如何交易才能进一步学习呢?

那种认为一旦精通了操作技术,就可以稳定盈利的想法,实在是过于低估了交易的复杂性、高估了操盘手的心理自制力。许多有难度的事情,大多数经过模拟练习,都可以直接胜任实际操作的需求。何以进行期货交易还要在模拟操作与实盘操作之间,特别加人一个过渡阶段呢?

这是因为“知易行难”的缘故。并不是思想上想通了一件事情,在行动上就能带来立竿见影的转变。这中间必然要经历一个磨合的过程,才能最终达到“知行合一”的境界。为什么认识到了,就是做不到呢?其他的事情,不可能像期货交易这样遭遇到那么多来自于心理方面的障碍,而且这种心理上的障碍还是潜意识层次的障碍。有了这样的障碍,就使得一个人在交易行为方面,产生不同程度的扭曲变形。这种扭曲变形,简单地说就是该做的,没能做到;不该做的,偏偏鬼使神差地做了。

在模拟阶段已经能够达到稳定盈利之后,才会让一个操盘手进行实盘交易。这种状况不是说明他们不仅想通了一些道理,而且也做到了吗?为什么到了实盘阶段,又再一次地做不出正确的行为了呢?

这是因为,在模拟阶段的所有交易,从来也没有真正地带来过任何利益关系。实盘则迥然不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利益的转移,而且还放大了若干倍。简而言之,模拟阶段所处的内在环境与实盘交易所处的内在环境,是有着本质的不同。这种看似相同,而内在结构不同的处境,就会导致他们的心理压力陡然增加。在这个时候,人类所固有的“趋利避害”的本能反应,就会由里及外地激发了出来。如此一来,还能指望操盘手能够发挥正常的交易水平吗?

之所以把实盘过渡阶段的任务定位在磨砺心态的原因,也正在于此。在实盘过渡这个阶段,其实并没有进一步学习更多的新东西,只是提供了一个心态与行为相互磨合、彼此促进的缓冲地带而已。也就是说,在这个阶段,就是要让操盘手把已然掌握的东西,不折不扣地呈现出来,把规范的交易动作做出来。

模拟交易与实盘交易所面临的内在压力全然不同,不幸的是,初上实盘的操盘手,却很难真切地认识到这一点。认识不到位,会直接对实盘交易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郑重声明:此信息由网站程序爬虫抓取或网友投稿而来,不保证信息的时间准确性和内容正确性,政策性的信息以官方公布为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如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会在48小时内进行人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