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基金期货

库存压力尚未改善 白糖大概率偏弱运行-白糖期货

近期白糖期货跟随ICE原糖强势上涨站上了5500, 国内市场各类利多因素显现,但是国产糖的高库存、供过于求的局面并未有改善的契机,国内糖价近期的涨势主要驱动力主要来自国际糖市。

打开APP,查看更多高清行情>>

聚焦外盘,巴西21/22榨季受干旱影响,欧盟又遭受寒潮天气,全球食糖供给紧缩ICE原糖涨势可观,目前市场无论是对巴西还是欧盟的减产基本达成一致,但是印度方面无论是生产、供给还是消费皆因疫情变得难以预测,或成为未来糖市的风险所在。

库存压力尚未改善,国内利多因素仅为糖价上涨“锦上添花”

国内糖市最近利多因素频出:1、沿海的部分加工糖厂处于停机检修的状态,加工糖的供给节奏变缓,国产糖趁机补位;2、五一叠加立夏降至,下游积极备货,节后亦有补库的需求,阶段性的消费恢复对于糖价上涨有短暂的带动作用,库存的积压带来的压制效应是需要时间消化的:本年度1至3月的库存均为近五年同期的峰值;而产销方面抛开节日效应整体冷淡,自 2016起,五月累计产销率一般都在56%左右,未到七月至九月的消费旺季,高库存、供过于需的基本结构难有质的改变。因此国内的利多因素在供强需弱的当前结构下,影响变得有限,所以糖价上涨另有其因。

各国产糖遭遇瓶颈,强势的原糖成为国产糖的主要驱动力

最近ICE原糖强势,进口配额已用尽,进口糖的利润窗口出现了明显的缩紧,这无疑为国产糖市场带来喘息的机会,也为糖价形成有力的支撑;此外各国的产糖量和出口都不约而同的利多糖价,市场对各国的减产预期也达成一致:寒潮天气对于法国甜菜地的影响继续发酵;巴西干旱影响导致产量减少已经在4月的数据上得到体现。国际供应较为紧张的局面刺激了原糖价格的强势上涨,进而带动了内盘的上行走势。

温馨提示:请远离场外,谨防上当受骗。

食糖消费反弹难以如期而至,印度出口受限于疫情封锁

站在消费端,印度作为全球第一大食糖消费国,每年食糖的消费量基本保持在2500至2850万吨之间,占到全球食糖消费总量的16%。但疫情的爆发和难以控制性,导致印度的食糖消费量出现减少的预期。

据路透社报道,由于疫情印度多个邦实施了包括餐馆和商店的关闭措施,印度需求旺季的食糖消费量预计延续2020年的跌幅。而具体的影响和恢复进程可以参考去年3-4月的封锁,2020年3月印度开启了为期21天的封锁,导致消费骤减,出口受限,2020年度食糖消费同比出现减少(跌幅约为1.8%),据孟买糖业商协会表示,直到2020年年底才恢复到正常的消费水平。

据印度糖业协会主席介绍,近期第二波疫情的来势汹汹导致买家的购买量一直在减少,本来预计在今年9月底食糖消费将会迎来的大幅上涨,现在却变得难以如期而至,各州的消费量大可能与去年持平,中长期来看,消费大国印度的需求骤降将成为国际糖价上方最为强劲的压制。

在疫情控制看不到起色之前,生活回归正常化变得遥遥无期,食糖消费的回落似乎已成定局。此外,印度目前需求的下降极有可能诱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累积库存将会被迫转移到下一个销售季度,而那时预计政府为了释放库存将进行补贴,届时印度是否会大规模出口,白糖价格又会受多大影响,目前难以定论。

疫情当下,印度、巴西和土耳其三国政府在疫情防控和经济优先的抉择上截然不同;印度政府力不从心只能寄希望于国际援助,巴西政府明确表示不会进行封锁经济优先,土耳其政府一心抗疫坚决封锁,三大食糖消费国未来的疫情控制和何时能回归生活正常化,直接影响着全球的食糖供需平衡。

巴西和欧洲产糖量前景暗淡,全球供给偏紧注定了国际糖价短期的强势上涨,白糖期货受外盘带动上行,但是国内白糖高库存很难因为五一的节日效应得到充分的释放,供强需弱的基本结构未到始于七月的消费旺季也难有改变,未现大幅上涨的契机,高位震荡的可能性较大。

时间马上进入5月,虽然食糖消费会有恢复,但是本榨季开榨以来的销糖量并不理想,加之进口量处于高位,国内食糖工业库存创历史新高,库存高企死死的压住郑糖盘面,国内白糖仅仅能从纽糖的冲高获得一些动能。如果下半榨季进口方面依然维持高位的话,加之纽糖回调,国内白糖大概率依然震荡偏弱运行,区间预估在5600-5200之间。需要持续关注来自进出口方面的风险。

温馨提示:超级大周期来临,铜价上破1万美元大关,创下历史高位已成定局!

温馨提示:请远离场外,谨防上当受骗。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