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基金期货

苹果行情如此特殊 究竟是何原因造成的-苹果期货

如今,苹果还是那个苹果,行情还是那个行情,走势还是先前的那个走势,一切跟往常差不了多少。产地果农从春节过后,一直都把库存苹果的希望寄托在清明节前后的走势上,可是这个清明节前后的苹果价格行情一点儿都没有起色,不但走势提不起精神,就连价格都在下滑进行时。

分析来看,市场行情不景气最直接的反应就是产地库存苹果出库的价格,目前来看,库存苹果行情现在基本上可以定性了:不单单是卖不起价,而是根本卖不透货。

以往最差行情的这个时候,库存果农货最多不超过一半,陕西、山西两大产区基本上进入清库扫尾价段,而今年却大大出乎人的意料,虽然山东产区前期在价格优势的利导下去库存比较积极,但是从目前库存苹果的总体走势上衡量,还有接近3/4的总量仍然滞压在库里,甘肃、陕西、山西、山东四大苹果产区都有库存,而且数量都不小于往年同期,这无形中给后续的市场销售方面施加了不少压力,既有时间上的,还有走货量上的。

通过调研,目前市场库存量在3/4的状态下并没有引起掉价走货的重视,贮货公司和存户之间都保持着一样麻木的状态,还没有真正意识到苹果可能卖不掉的严重后果,仍然和春节过后等待清明节到来的一样在等待"五一"节的来到。而今年的库存苹果后期该如何收场呢,已经隐约的感觉到了,不单单是卖不起价的问题,而是根本卖不透。

果农自存货之间的质量只是体现着价格差距,在卖掉和倒掉之间权衡,质量比较好的如果在价格上能给客商让步,说明把握住了随行就市的机会,卖脱手就是占了大便宜,而有些果农自存货,从入库到现在还有客商从未出过价的,估计压库底的可能性比较大。果农自存货和客商收购货之间拚的就是时间和底气,今年客商的收购货估计很难赚钱,因为有很大一部分库存果农货如果不出现虎皮和病变的话可能会陪到最后,在价格和出货意愿上始终是客商收购货的克星和对头。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今年如此特殊的苹果价格行情和走势呢?

温馨提示:请远离场外,谨防上当受骗。

首先是水果产量过剩问题。在政府倡导产业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苹果在不断改良品种的同时也在逐渐扩大适生区的种植面积,不只是苹果园,整个水果产业都在不同程度的增加种植面积和产出总量。

其二是价格问题。受去年花期霜冻的影响,整个国内水果业界都在一片"苹果减产论"的吆喝声中,一方面误导了地头开秤收购的客商,另一方面也给产地果农一种误判,总把库存苹果出库的价格与地头的收购价格作比对,而市场上销售苹果的价格总要迎合消费群体所能承受的消费能力。当产地出库的价格高于或持平于市场上销售价格的时候,受刺激最严重的就是走货的速度,而这一季苹果从采摘下树开始,就被产地超过市场行情的价格把走势搁浅了,而果农和客商都没有理性的意识到过高价格的事实以及远远超出预期的库存量,而是一味的在麻木的等待中把有效的而且十分宝贵的出货时间给耽误了。

第三,就是利润获取方对走货量的制约。

1、客商在装车之前已经被产地代办剥去了代办费,别看这不起眼的代办费,它可是成功交易的前提,表面上看是客商掏的钱,但实际上仍然是为了保全客商利益而削去的苹果价,有道是"羊毛出在羊身上",一旦果农不愿意被削价,就要付出放弃苹果成功交易的代价。

2、客商为了不赔进本钱,在产地借着代办的言值,把果价压到极限是为了获取利润的绝对安全,但仍然避免不了因看走眼而赔了钱的买卖,苹果到市场上就要根据质量的好坏,跟小贩讨价还价。

3、近年来作为末端销售的小贩不再以薄利多销为宗旨,而看重的是自身的劳动价值,比如前些年每天兜售20箱苹果,每箱苹果挣5元钱,他的工值就是100元,可售卖20箱苹果要跑几条街道或几个小区,累啊。现在小贩在获取相应工值的时候,想的是尽量减少劳动强度,也就是少跑路、少出力,与其拿20箱苹果挣100元,倒不如10箱甚至5箱,只要把价格抬高,效益是一样的。但是小贩的这种效率理念,正好伤害的是消费群体的消费观念和积极性,也对冲了市场客商的出货速度,而市场客商出货的节奏快慢直接影响的是产地库存苹果的走势。

第四,是外贸出口已经回天乏术。因为疫情的原因,短期内不可能大量通行,而拉到尼泊尔的苹果,除了因路途盘费高了得加价出售外,就是很难见到消费人群出没的影子,原本打算翻越唐古拉山销往尼泊尔的65#小果也得就地消化,已经起不到助力刺激价格的作用了。

温馨提示:化工品领衔下行,“双胶”跳水,聚酯链三“兄弟”集体变脸!

温馨提示:请远离场外,谨防上当受骗。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