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基金期货

成功突破5100关口 螺纹钢期货拉涨引发格外关注-螺纹钢期货

3月下旬至4月初,国内钢材市场出现暴力拉涨。截至上周五4月2日,螺纹钢期货收盘价报5157元,成功突破5100关口,创下了2011年3月以来的新高,今年累计涨幅约18%。与此同时,热轧卷板和线材期货均创下期货品种上市以来的新高,今年累计涨幅分别为22%、15%。钢材价格大涨,国内钢企赚得盆满钵溢。

而现货市场涨幅也明显加快,唐山钢坯市场价达到4960元,较节前上涨1110元。目前无论是期货还是现货市场都已经涨至高位,成为过去一周市场关注焦点。

自年初以来,不乏各种商品涨价潮,为何现阶段的螺纹钢期货价格拉涨,引发格外关注?

分析是因为此前的涨价潮所反映的主要逻辑无非是海外大宗商品涨价对国内工业品的“输入”。例如春节结束后钢价也曾经出现短暂跳升,即是对春节期间海外大宗涨价的“跟随式”调整,这种调整主要是通过成本端产生影响,而1-2月国内经济处于春节休歇期,暂无需求端发力的迹象。

与此前不同的是,现阶段海外受“第三波疫情”爆发的影响,大宗商品其实处于“降温”过程中。第三波疫情将在一定程度上“修正”此前的高度乐观预期,给海外快速上涨的商品价格和通胀预期带来阶段性的降温。而在海外大宗降温的背景下,加之3-4月处于传统需求旺季,国内钢材价格上涨排除了“输入性”因素,开始呈现“内生性”的新特征。

螺纹钢期货的涨价,客观上需要从供需两方面看待:

供给端方面,钢铁行业初步形成“供给侧改革2.0”格局。一是国家层面“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以及4月1日两部委就2021年钢铁去产能“回头看”、粗钢产量压减等工作进行部署。“回头看”的重点内容在于检查2016年以来各有关地区钢铁去产能工作开展及整改落实情况,分成自查自纠、现场检查和总结汇报三个阶段,巩固钢铁行业去产能成果。换言之,如果2016年是供给侧改革1.0版本,则2021年可能形成2.0版本以巩固1.0版本的成果。

温馨提示:请远离场外,谨防上当受骗。

二是区域层面环保限产政策严格执行,进一步增强了钢铁产量下降的预期。以钢铁重镇唐山为例,3月19日唐山市政府发布《钢铁行业企业限产减排措施的通知》草案,要求在3月20日-12月31日对钢铁企业实施相应的限产减排措施,环保限产政策或从“阶段性” 转向“常态化”。截至4月2日,唐山钢厂高炉开工率低至45.2%,产能利用率低至58.5%,处于19年8月(70周年庆)以来最低值。

需求端方面,3月下旬以来用钢需求逐步活跃也“配合”钢价上涨。一个直接的表现是去库脚步开始加快。过去四周,钢材五大品种库存“四连降”,周度降幅分别为13.55万吨/51.97万吨/97.95万吨/99.28万吨。也就是说,库存去化从3月上旬已经启动,但直到3月下旬才明显加快,指向需求开始“放量”。从更终端的需求来看,3月房地产销量在政策施压之下仍保持韧性,3月全月,30大中城市商品房日均销售面积为59.0万平方米,较2月(35.1万平)环比上涨68.3%,较20年同期(31.7万平)上涨86.4%,较19年同期(49.9万平)上涨18.2%,较18年同期(40.9万平)上涨44.2%,即3月房地产销售处于近三年同期最好水平。

从用钢需求开始“放量”来看,经济的“金三银四”可能正式到来,基本面压力可能阶段性上升。对此,需要提示以下几点:

其一,旺季需求具有“迷惑性”。

其二,小心4月魔咒再现。

其三,经济处于“寻顶”而不是“寻底”过程,短期回暖与中期趋势难以形成“共振”。

策略方面:二季度的时间窗口开启,债市扰动因素显著增多。不过,警惕波动加大的同时,也不必对4月债市过度悲观:

一则是新增地方债的第一轮发行高峰大概率在5月;

二则是4月虽为传统缴税大月,但税期压力是否可控根本上取决于央行态度,现阶段货币政策基调重申“以稳为主”;

三则是“第三波疫情”意外爆发,海外复苏预期降温;

四则是钢价创十年新高,经济的“金三银四”可能正式到来,不过经济处于“寻顶”而不是“寻底”过程,短期回暖与中期趋势难以形成“共振”。

温馨提示:产铜大国智利决定关闭边境,铜价大涨,二季度该怎么走?

温馨提示:请远离场外,谨防上当受骗。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