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基金期货

小麦价格短期上行乏力 但中后期行情仍然看高-小麦期货

本周初小麦市场价格维持偏弱走势。前期竞拍的政策性小麦陆续接近出库期,市场陈粮出货积极,下游面粉企业开工普遍维持偏低水平,不定时停机现象突出,且盈利艰难,普遍压价收购以缓解运营压力,但质优新粮进入青黄不接时期,市场货源基本见底,厂家低价上量寥寥,继续下行幅度有限。短期价格新陈小麦价差继续扩大,价格重心缓慢下跌。

节前成交的政策性小麦陆续出库,储备小麦轮出即将进入高峰,国内小麦供给充裕,但小麦饲用消费旺盛,支撑价格稳中趋强。全球小麦供给充裕,但美国、欧洲和黑海地区寒冷天气影响小麦生长状况,俄罗斯加征出口关税支撑欧洲小麦价格,预计国际小麦价格行情将高位震荡。

主产区冬小麦长势良好

2月以来,北方冬麦区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2~6,其中华北黄淮地区平均气温为4.6,是1961年以来历年同期最高,冬小麦生育期提前。目前河南、山东中南部、山西南部和陕西中部等地冬小麦已经进入返青起身期,较常年和近5年平均偏早3~15天、局地达20天。部分地区由于前期基本无有效降水,缺墒明显,尤其是豫北、西、中部分地区旱情持续时间较长。2月24日起,北方冬麦区中南部出现明显雨雪天气,土壤墒情得到补充,为后期小麦生长奠定了良好的水分条件。截至2月底,全国冬小麦一类苗比例22%,同比减少1个百分点,二类苗比例77%,同比增加1个百分点。冬小麦发育进程加快,拔节后遭受低温霜冻和倒春寒危害的风险加大,需提前采取措施进行防范。

温馨提示:请远离场外,谨防上当受骗。

近阶段政策性小麦交易短期走弱主要受这四个方面因素影响:

一是国家调控后降温。1月21日,为抑制小麦市场价格过快上涨,国家出台了调控政策,提高交易保证金,加强了对交易资格的管控,湖北省国储托市小麦成交价格连续回落,目前国家仍保持每周投放400万吨,小麦市场供给宽松。

二是购买需求受到仓容限制。前期面粉、饲料企业等各类持粮主体为避免后期价格上涨增加成本,大量参与托市小麦交易,致使库存处于高位,趋于饱和。据荆州企业反映,当地面粉和饲料企业普遍建立了2~3个月库存,足以支撑到新麦上市。去年四季度国家在湖北省投放的饲用稻谷及小麦已陆续出库,稻麦掺混的饲料粮价格在2050元/吨左右;糙米、小麦混合饲料在2600元/吨左右,对玉米替代作用明显,对饲料市场已形成有效供给。

三是谷物进口量增加。海关总署数据显示,1月至2月我国小麦进口量为248万吨,同比提高265.1%;玉米进口量为480万吨,同比提高414.4%。进口谷物增加对东北玉米替代作用较大,影响小麦的饲料替代需求。据了解,当前湖北省内进口玉米价格为2100~2500元/吨。

四是东北玉米供应量上升,影响小麦饲用需求。

小麦价格行情未来仍然可期

受小麦市场供给充足,需求不旺,加之玉米价格的阶段性下跌的影响,短期内小麦价格行情虽然上行乏力,但回落的空间也相对有限,尤其市场对中后期预期仍然看高。

一是政策小麦拍卖价格稳定,市场底部坚实。最低收购价一等小麦拍卖底价是1.185元/斤,出库费用0.015元/斤,再加上贴水。正常情况下一等小麦的出库价格为1.23-1.24元/斤,加上运费到厂成本在1.25-1.27元/斤,市场底部支撑依旧很强。

温馨提示:请远离场外,谨防上当受骗。

二是市场高质量小麦已基本见底。据了解,虽然政策性小麦高位投放,各级储备粮轮换出库频繁,但一些粮源质量并不符合企业的胃口。由于市场高质量粮源偏少,不同品质小麦价格走向分化,尤其市场对2020年产小麦依旧看好,预计接新前上年产小麦主流价格仍会在1.25-1.30元/斤之间。

三是饲用小麦需求仍会处于高位。有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小麦价格和其他谷物相比尤其与玉米相比,处在很不合理的价格区间,小麦价格明显被低估。即使近来玉米价格下跌二者比价有所缩小,目前华北地区玉米小麦差价仍高达360—450元/吨,替代优势依然明显。

有市场人士预判,由于玉米价格高,小麦饲用替代保持高位,加上轮换补库也会及早入手,预计今年新麦上市将会面临一场抢收大战,新麦价格可能会很快冲高。

温馨提示:油价又遭重创,唐山钢坯价格创13年来新高!这背后都是何原因所致?

温馨提示:请远离场外,谨防上当受骗。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