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基金期货

国内市场整体悲观 郑棉将维持震荡偏弱运行-棉花期货

7月6日,中美互加关税就将真实来临,受其影响本周开始郑棉市场就感受到了压力,然后大量资金离场,郑棉价格持续下跌。数据显示,今日上午主力合约跌破16100元/吨,大有向16000元/吨继续下行趋势,回到了5月大涨前的平台,因此市场对于筑底建仓的考虑开始显现,那么郑棉底在何方?

笔者认为,目前市场对于远期看涨的预期其实非常一致,但该预期当前很大程度上并不能指导产业建立库存,组织生产,毕竟仓储和资金成本企业需要考虑;同时也不能指导交易,除非低位建仓,然后忽视盈利前的煎熬。大部分情况下,期货参与者都得顺势而行,所以从相对比较短的时间段来做分析当前行情。

国际市场来看,更多地认为80-82美分/磅是比较有说服力的底部,产业供需面可以定义为利多的基调。

从供应端来看,2018/19年度美棉植棉面积继续增加,目前美棉种植进度与去年基本持平,但优良率却远低于历史同期,“差棉”率更是历史高位,其中得州地区“很差”率更是达到了9%。根据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月度和三季度干旱预测,得州和俄克拉荷马州棉花主产区7月干旱仍将持续。因此,预计2018/19年度美棉产量可能受制于天气条件,单产同比有所下滑,弃耕率同比上升,以至于植棉面积增长,但总体产量将大概率减少。印度方面,2017/18年度库存消费比进一步下降至近六年低位,国内可供出口量进一步减少,随着印度新棉上市进入尾声,7-10月将进入供应趋紧的格局。2018/19年度印棉种植,季风提前两周,降水量减少,种植进度远慢于去年同期,据印度农业部消息,截至6月29日,印度已种植棉花322万公顷(USDA6月预测面积的27%),同比减少139万公顷,预计18/19年度植棉面积大概率将下滑,另外MSP价格的大幅提升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国际棉价。

重要提示文章部分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我们尊重作者版权,若有疑问可与我们联系。侵权及不实信息举报邮箱至:tousu@cngold.org

从消费端来看,中美贸易争端持续,来自中国的棉花需求量将减少,短期将利空美棉销售,但鉴于2018/19年度全球产量增速将不及消费进入去库存阶段的预期,全球总体棉花需求仍将保持强势,2018/19年度美棉签约销售明显快于历史同期,经过调整后,预计USDA大概率将继续调高2018/19年度美棉出口销售量。

国内市场来看,宏观因素是当前的主要矛盾,中美贸易争端对下游纺织出口担忧明显加强,对整体宏观环境悲观,尤其是临近关键时点,但产业上存在成本支撑。

从目前情况来看,2018年新棉生长慢于去年同期7-14天,也就是说新疆新棉上市时间大概率比去年晚一周,对内地形成有效供应预计在10月中旬左右,因此预计2018年储备棉轮出量应该在220-230万吨一线,后期储备棉平均成交有望保持较好。目前情况来看,虽然期货连续四天下跌,但储备棉成交价表现相对较为坚挺。新棉种植成本方面,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预测,2018年棉花每亩总成本较上年实际增加10.65元,增幅0.5%,成本增加主要体现在人工、尿素和农药部分,综合来看,较大规模棉花种植企业2018年植棉成本在2000元/亩,轧花厂加工费550元/吨计算,折皮棉成本16000元/吨。另外,2018年前期受灾补种或后期维护也增加了种植成本,种植成本的提高为棉价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总的来看,对国际棉价而言,除非中美贸易战全面爆发,否则对全球棉花需求影响有限,结合当前供应端的表现,ICE更多地认为是一个筑底阶段,80-82美分/磅是个比较有说服力的底部。对国内市场而言,7月6日前受关键时点临近影响,整体悲观,郑棉将维持震荡偏弱运行,现货端表现相对坚挺,后期储备棉成交有望保持比较好的水平,期货大幅下跌在一定程度上给仓单流出创造了机会,种植成本的提高为棉价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主力CF1901合约15800-16000元/吨一线布局多单是个安全边际较高的策略。

重要提示文章部分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我们尊重作者版权,若有疑问可与我们联系。侵权及不实信息举报邮箱至:tousu@cngold.org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