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基金期货

那些实现理想的人,有着我更强的自控力和执行力

那些实现理想的人,有着比你我更强的自控力和执行力


每个人年轻的时候都有梦想,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梦想却渐渐荒废,最后只存在于梦里。而那些实现理想的人,未必比你我聪明,也未必比你我勤勉,但他们却往往有着比你我更强的自控力和执行力。你说想要发展兴趣,别人早就在闲时写字绘画;你说想要投资理财,别人其实早已在着手研究;你说工作上要努力奋斗,别人在职场上已经摸爬滚打了一番。我们总是喜欢嘴上说说,却从来不愿付诸行动,而那些优秀的人,正好相反,高效的执行力已然成了他们对平庸生活最有力的回击。01很多时候,我们都喜欢拖延到最后一刻,才匆忙地去做那些本该早就做完的事情。制定了一堆计划,可等到月底却发现,做成的事情寥寥无几;临近考试了,才感觉到恐慌和懊悔,勉强自己熬上几个通宵来复习;终于开始行动起来,可却总是管不住自己,时不时地刷个微博,看个抖音……每个人都会遇到类似的情况,因为执行力不够,所以事事拖延,事事懊悔,最后落得一事无成。而那些执行力很强的人,他们不仅仅想到了,而且还做到了。最近在读曾经写过《乔布斯传》的作者艾萨科森的一本新书《达芬奇传》,其中有提及达芬奇会在笔记本上列下每天的待办事项。比如说,1496年的一天,他写下这样一串话:“今天我要做的事情有:去米兰和它的郊区采风,画一幅米兰全城图,找一个数学家给我讲讲三角形的知识,找一个水力学家,告诉我怎么去修建一条运河,去研究一下鸟的翅膀,看看它们飞行的奥秘”。这一天的任务,包括了绘画、旅行、数学、水利、动物学五个方面,事情繁多且涉猎很广,这不禁让我们感叹达芬奇旺盛的精力。更令人震撼的是,达芬奇这一天居然把这五件事情都做完了,并且在第二天还计划了新的待办事项。达芬奇的强大,不仅仅在于他给自己安排无数困难的任务,更在于他能够做事迅速,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任务,并且不降低做事情的质量。因为他在笔记本里还写到,为了画好一个圆,他会连续画169个圆;为了调查水流的原理,他会记录下730项读水流的发现;为了了解人体各个部位的比例,他就真的会找来一个朋友,测量他身上任何一个部位的长度并计算比例。达芬奇不仅仅是一个画出蒙拉丽莎的顶级艺术家,更让人难以企及的,是他能够将自己全部的想象力转化成执行力。而我们和达芬奇的巨大差距之一,就是这种超强的执行力。所谓执行力,就是能够把想法计划付诸行动的能力,这在于一个人是否清楚地知道如何一步一步地做下去。想到和做到之间,相隔甚远,而一个执行力强的人,他在行动上往往会经历这样一个过程:
在这样一个执行过程中,最终的目标就是去完成一件事情——想到了就去做,如果不会,那就去学。想到了,学会了,并且最终做到了,这样才会使一个人获得成长,真正地改变自己的生活。可惜的是,我们大部分人要么喜欢沉浸于看似积极的幻想中,自欺欺人,要么对要做的事情望而生畏,迟迟不愿行动,由此,执行力就渐渐成了我们跨越平庸的一道鸿沟有人说,一个人的想法是0,执行力是1,那从0到1,就是最关键的一步。因为没有这一步,你永远是0,而一旦你走出这一步,你才可能从1到10,从10到100。02没有执行力,我们就会一直在原地踏步,难以从平庸的生活中跳脱出来。你制定的一系列计划,成了你在生活中给自己的一点安慰,可是计划却永远都赶不上变化。你临时抱佛脚的加班加点刻苦努力,看似填好了自己埋下的坑,但却常常漏洞百出,留下更多待填的坑。即使你狠下决心,马上行动,但你却依然注意力涣散,无法聚焦于要做的事情,结果收效甚微,焦虑和恐慌常常来袭。优秀的人,能够快速行动,解决问题,而与他们相比,执行力极差却让很多人成了资深的拖延症患者。为什么我们总是实现不了自己的理想?为什么你有很好的创意却迟迟不肯行动起来?为什么我们难以摆脱平庸挤进优秀者的行列呢?而执行力上的低效能,就是问题所在,它往往源自于我们内心常常面临的多个问题。问题一:选择太多,信息过载在如今的社会,我们每天都在做大量的决定。周末是去看电影,还是和朋友去郊游?想要学习画画,是去报一个课程,还是买本书自己学?想要开始健身,那是去跑跑步,还是去踩踩脚踏车?我们所面临的选择题太多,选项也太多,而且因为我们对自己没有清晰的认识,不知道什么对自己最重要,所以在信息过载的情况下,往往不知所措。因为大脑将主要的精力都用到了对信息的辨识和选择上,所以行动的时间就自然地推迟了。问题二:内心的噪音太多当你专注地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你会感觉到充实而满足,而当你整天宅在家里,刷剧上网不见人,你反而会感觉到很累,这其中很关键的原因,就是当你无所事事的时候,脑子里有太多无用的念头,内心充满了自责懊悔的消极想法,这就会造成很大的内耗。就像冬天去上班,晚起了半个小时,内心噪音少的人,往往更加积极,发现时间晚了,就会立马钻出被窝,刷牙洗脸,尽快地出门。而内心噪音多的人,则会有很多消极的自我对话——“都怪昨晚熬夜了,结果今天都起不来!”“今天的会赶不上,领导可能要不高兴了。”“被窝里太舒服了,真的不想起来啊!”“真的没睡好,整天会无精打采吧,要不要今天就请个假啊?”自责,担忧,纠结,焦虑,这些内心噪音引发的负面情绪不断地涌向我们,结果就是我们迟迟不愿行动,甚至是直接放弃行动,而接下来因为自己的不作为,又将引发更多的内心噪音,这进一步吞噬着我们的行动力。问题三:完美主义情结许多人是显性或隐性的完美主义者——“要么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要么就什么也不做。”这种完美主义的倾向,容易让人陷入没有止境的准备和设想中,走向执行力高效的反面,而没有准备好就成了很多完美主义者的最大托辞。其实,完美主义情结的背后,暗藏的是一种恐惧心态。因为害怕失败害怕挫折,所以只要结果有一点点的偏离,他都可能终止行动,停下来继续设想和计划,因为对他来说,只有如此才能与可能的失败保持距离,从而让自己不用面对挫折和紧张。这种看似对自己高要求的完美主义,实则是一种拒绝面对现实的眼高手低。问题四:不懂拆解任务有时候,一个任务因为过于繁重,在我们眼里就变成了一种强大的负担,而我们又缺乏拆解的能力,所以就会陷入一团乱麻的焦虑状态,不知道从何下手。甚至在已经行动的情况下,我们也容易因为缺少规划,往往今天干劲十足,结果明天就偃旗息鼓,这直接让我们没有办法持续下去,最终半途而废。问题五:懒惰,爱给自己找借口如果说有什么是令我们的潜意识感到兴奋的,那就是无条件的、强制性的懒惰。懒惰会让我们给拖延找借口,在潜意识中创造一个舒适区,然后把我们的精神焦点拉到这儿存储起来。这时候,你的大脑里往往会有两个声音,一个在拼命地高喊:“快点行动,不要停下来,赶紧把事情干完!”而另一个声音则来自于悠闲的舒适区,更具有吸引力地规劝你:“不要动,那件事情太难了,不如给自己找点乐子,什么都不做的状态就是最好的!”这五大问题往往就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执行力低效的根源。当你制定了无数的计划,下了无数的决心,发了无数的誓言,却依然深陷于执行力差,喜欢拖延的泥潭,那不妨思考下,自己行动力迟缓到底是什么样的问题造成的。而只有直面自己的问题,我们才能对症下药,找到解决之道。03在了解了我们执行力差的真正问题所在,我们该如何去提高自己的执行力呢?这里我说几个我认为比较有效的方法积极地自我对话拆解目标细化任务给执行营造便利建立内在的驱动力当我们发自内心地想要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们往往可以毫不费力地行动起来,而且因为全神贯注于所做的事情,我们更能够进入到心流的状态,从而不仅仅是达成目标,并且能收获内心的幸福感。所以,我们需要去给自己的目标任务构建意义感,并且清楚地了解自己为什么要去做这件事情。这其实依然涉及到了我们的价值观——“我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什么对于我来说是重要的。”就像我持续地写作,我不是停留在想要通过写作赚钱养活自己,而是给它赋予了更多的意义:把写作当成自我成长的一个工具,通过记录下自己的思考来认识自己,重构自己;把写作当做一个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的媒介,希望自己的生活理念和正面思考,可以给别人带来价值和改变。这些更深层次的意义感,最终让我能够在下班之余依然去学习新知、思考人生,让我能够在焦头烂额忙不过来的时候,依然能够坚持输出,持续地写作。想要在执行力上有更持久的高效,那就需要我们直面内心,找到自己做一件事情的意义和驱动力,这才是我们摆脱平庸最本质的解决之道。04执行力的本质和内核,就是要切中要害,不留死角,解决问题。而一个人的执行力强不强,就看他在自己遇到困难的的时候是否能够持续不断地践行。如果一个人能够直面自己的问题,明确知道自己是谁,自己想要什么,应该怎么做,他就会非常坚定,拥有高效的执行力,从而对生活充满掌控感。人生,归根结底就是一场自我探索的旅程。很多时候,平庸或者卓越,都潜藏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行动里,最重要的不是你曾经想到过什么,而是你最后做到了什么。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