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基金期货

春节后价格涨跌还看消费

原标题:春节后价格涨跌还看消费 来源:中国有色金属报

  春节假期期间,美联储加息预期得到进一步强化。受此影响,美元走弱,美股震荡上行。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涨至1.93%,已经达到新冠疫情前的水平。商品方面,受美国经济数据利好的影响,外盘多数商品价格上涨。布伦特原油及WTI原油涨幅分别达4.47%和5.57%,双双突破90美元/桶。

  国内制造业预期改善

  成本压力加剧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月份PMI景气调查显示,1月份,制造业PMI录得50.1%,环比下降0.2%;非制造业PMI录得51.1%,环比下降1.6%。虽然PMI数据仍在景气扩张区间,但数据边际下行凸显出扩张放缓的态势。

  从结构上看,对于制造业,亮点在于生产活动预期环比增长3.2%,表明制造业企业对于春节过后的生产活动预期向好。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环比上涨8.3%,但出厂价格仅环比上涨5.4%,两者差值达到2.9%,对于制造业企业,成本压力呈现卷土重来的态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仍旧面临考验。

  对于非制造业,受到1月份国内新冠疫情在多个城市出现的影响,非制造业PMI环比下降较大。结构上看,投入品价格(环比增长2.8%)和销售价格(环比增长2.9%)涨幅基本一致,成本端压力通过终端产品涨价得到较好的释放。但生产新订单预期下降,环比下降0.6%,同时存货环比增长0.6%,二者一降一升表明终端需求依旧疲软,非制造业复苏仍旧缓慢。

  海外铜需求仍在恢复

  基本面角度,铜原料供应整体趋于宽松,疫情对物流的扰动下降,冷料供给恢复性增长。铜矿处于恢复周期的背景下,加工费整体稳中有增,均有利于铜冶炼厂增产。春节期间,全球精炼铜产量预计将进一步修复,供给对库存抬升的压力将增强。从需求角度看,国内终端需求整体趋弱,市场对基建的预期较强,但基建对原料实际的拉动却弱于预期。春节后,国内需求季节性恢复的强度预计弱于往年同期。海外需求仍处在恢复周期,但韧性最强的阶段已经过去。需求对铜库存去化有一定带动,补库需求释放之后,需求转淡将会成为主基调,届时累库压力将逐步体现。

  基本面短期与中期的矛盾并不尖锐,定价核心让渡于宏观预期,美联储加息与缩表的节奏依然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但面对持续抬升的通胀压力,以及整体经济增长的放缓,政策收紧节奏是否加快依然是两难选择。市场在对美联储货币政策节奏的预估上存在预期反复的风险,大环境对春节后铜价走势定价将偏宽幅震荡。全球铜显性库存预计维持累积态势,尤其是国内交易所与保税区库存,低库存预期对铜价的支撑减弱,但本轮铜季节性累库幅度并不算高,基本面短期也难以对铜价产生较强的抑制。

  镍库存继续下降

  春节假期期间,全球精炼镍显性库存继续下降,伦敦金属交易所(LME)库存较春节前下降约4212吨,而上海期货交易所与保税区库存在春节前最后一周也仍在下降趋势中。短期镍交易的核心要素之一是库存预期,由低库存预期引发的担忧不仅体现在期现结构上,也体现在对镍价的强烈支撑上。库存低本质上是结构性问题,即在精炼镍需求逐步被替代的过程中,供需萎缩的节奏在较量。理论上说,高冰镍大量释放之后,精炼镍在新能源领域需求的占比将显著下降,从而以需求替代来缓解供需矛盾,但核心问题则在于高冰镍大量释放的兑现需要时间。以目前印尼高冰镍产能情况看,仍然存在远水难解近渴的忧虑。从国内精炼镍平衡表的推断上看,2月-3月份,库存去化将延续,在国内显性库存极低的背景下,海外库存将逐步流转至国内。因此,软逼仓压力可能延续,未来国内升水结构将先于海外转弱。

  从交易层面看,春节后核心在于低库存预期的博弈,以及宏观因素带来的外部情绪变化,虽然春节假期期间,生产商表现出积极的供货态度,但改善平衡表,尤其精炼镍的平衡仍需要时间。美联储政策两难的预期释放,外部环境至少短期来看利空不强烈,综合而言,春节后镍价存在再度转强的可能。

  铝价波动不大

  春节期间。LME铝价波动不大,小幅下跌1.2%。海外基本面延续强劲表现,LME铝现货升水维持高位,铝锭库存持续下降至77万吨左右。春节前,国内铝价尾盘快速上涨,反映出市场对于春节后基本面的乐观预期。春节后,市场主要的博弈点是春节期间铝锭累库数量,以及春节后消费的复苏情况。由于国内电解铝运行产能偏低,因此今年春节累库数量大概率中性偏低。从春节前的消费来看,春节后消费正常季节性回升的概率较大。国内外铝市基本面在未来1-2月内将延续较强表现,利空因素有限,预计价格也将偏强运行。但是美债收益率持续上行,以及欧央行对通胀态度的松动可能会加大宏观情绪扰动。

锌价高位震荡

  春节期间,LME锌价维持高位窄幅震荡,周内振幅不超过1%,整体波动较小。基本面角度,春节假期内并无明显变化。海外方面,尽管乌克兰与俄罗斯的地缘政治矛盾仍在激化,但对天然气价格的影响似乎较此前有所钝化。2月4日的TTF和德国基准电价较1月28日均现小幅下降,但低库存的背景下,未来欧洲天然气仍有高波动。LME库存整体仍在去化,分地区看,过剩仍主要集中在亚洲地区,欧洲地区当前库存仅余1350吨,创近4年新低,北美地区锌库存也持续下降。国内方面,春节前后为季节性累库周期,但当前国内社会库存处于历史同期偏低水平,同时国内基建预期下,市场普遍看好节后需求复苏,对价格也构成一定支撑。

  欧洲地区取暖季结束前,海外冶炼端持续面临风险,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减产进一步扩大的概率及其对平衡表的影响都在趋弱,未来锌价的驱动将更多转向春节后国内消费。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