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贷款知识

两权一房抵(质)押贷款助农民走上致富路

“这是稻田,旁边是花卉苗木,今年利润超过200万没问题了。”12月19日,宁波江北区洪塘镇鞍山村村民毛如根带着记者参观他的“战场”,“一年下来,几乎天天在地里,开心。”而两年前,老毛还为买化肥和农药的钱一筹莫展,是什么让他变化这么大呢?“当时到处筹钱,庄稼等不起。有一天,宁波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来村里宣传‘两权一房’抵(质)押贷款。”老毛边说边指着脚下这块地,“当时真是急需用钱,他们说可以用我家的耕地当抵押来贷款。我一大把年纪,也挺不放心的,后来和家人仔细研究了这个政策,我就一狠心用家里的6亩地贷了55000块钱,打那之后,我算是走对路了。”记者了解到,“两权一房”抵(质)押贷款的贷款利息是6厘多,这给老毛减轻了负担。而且,去年他还按政策拿到了40%的贴息,今年将拿到60%的贴息,“除了本金,不用再还多少利息,这我才敢放手去干,不然这钱借了不踏实。”尝到甜头的老毛后来又用自己的农村房在联社贷了23万元,租了200多亩地办起了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现在,3个儿子也跟着他做,老毛感慨地说:“两年前这5万多元是救命稻草。”2009年4月,江北区打破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坚冰,在全国率先试行“两权一房”抵(质)押贷款,首次允许农民将股份经济合作社股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农村住房作为抵押物,申请抵(质)押贷款。4年多来,这项旨在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渠道、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的金融服务探索,已激活江北农村3.3亿元沉睡资产,帮助2582户农户实现了创业致富的梦想。2011年底推出的“房票通”贷款业务,则是“两权一房”的进一步深化。当时,江北区正面临新一轮城市化进程,近万户农民的房产证变成了拆迁安置协议,许多本已盘活的资产又重归沉睡状态。当地的葡萄种植大户夏定就是“房票通”的受益者。以前,因为资金问题,生意一直做不大,“葡萄秧、化肥,都要成本,遇到灾害还得赔进去。”夏定说,刚起步的时候,把农村200多平方米的房子,通过“房票通”贷款业务,换得30万元,资金问题迎刃而解。如今,夏定除了自己开起了600亩的绿苑农庄,还联合周边108户农民,成立了宁波江北绿艳果蔬专业合作社,带着大伙一起致富。在宁波江北区,像毛如根、夏定这样通过这项政策致富的农民能找出不少来,他们中有不少人以前从来没想过有一天自己也会“贷款”,但现在已顺利贷到了资金,走上了致富路。原来缺资金、贷款难一直是挡在农民致富路上的一块大石,宁波江北区推行的“两权一房”抵(质)押贷款项目,则帮助这些想致富的农民搬掉了这块石头。难能可贵的是,这个贷款项目办理手续高效快捷,贷款随借,推出至今,没有发生过一例不良贷款,成为江北农民申请创业贷款的主要渠道。(青年时报)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