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贷款知识

最大地方债主国开行2万亿惊颤

芜湖建投,曾经是中国第一个地方政府融资平台。

1998年初,安徽芜湖市成立芜湖建设投资有限公司,随后被确定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当年底,国开行与芜湖建投签订了10.8亿元十年期贷款协议,用于芜湖市6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包括公路建设、城市供水系统以及废物处理填埋场建设等。贷款担保和还款来源采用芜湖财政预算内外安排偿还资金、芜湖市财政全面兜底的模式。

这就是中国城市开发史上赫赫有名的“芜湖模式”。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国开行曾经是芜湖建投唯一的贷款来源,直到商业银行和其他机构大举进入这一领域。2006年,国开行贷款占芜湖建投总贷款的63.1%,2008年,这一比例下降到26%。此后,公司债成为芜湖建投成本更低的融资来源。

芜湖建投并不是孤例。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从政策性银行单一支持,到成为商业银行热抢市场,至今也只有4年时间。2009年意气风发的商业银行们,发现自己正在面临一个不熟悉的领域。

平台贷转向:

商业银行退出,国开行留守

截至目前,国开行仍然是中国最大的政府“债主”。据国开行统计,虽然遇到商业银行竞争,但是目前的平台融资中,国开行所占比例仍然有20%左右。以银监会统计总体银行业平台贷款余额接近10万亿看,国开行的平台贷余额应该在两万亿上下。

其次是工行和建行。其中建行公布的数据是,截至2012年末,全口径平台贷款7400亿元,监管类平台贷款4500亿元。工行并未公布具体数据,估计在6400亿元左右。

此外,截至2012年末,中行和农行的平台贷余额都在3900亿元至4000亿元之间。

四大行的平台贷余额总规模,也在两万亿元左右,合计与国开行相若。

但是在不良贷款率方面,截至2012年末,中行不良率0.25%,工行0.3%,农行高达1%左右,而国开行为0.12%。

与四大行相比,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政府平台贷款占比更高,甚至有城商行平台贷款占总体贷款比例超过30%。

事实上,四大行和部分股份制银行,是最早对进入平台贷这一领域表示后悔的银行。自2010年以来,他们一直的努力方向都是:降低平台贷款余额。这一工作,包括控制新增贷款,以及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退出,降旧控新。

理财周报记者获得一份中行2012年信贷指导文件明确表示,在平台项目中,除了保障性安居工程贷款之外,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全部被列入“维持份额类”,通过整改增信、期限结构调整、滚动风险排查、行领导分户承包等多种手段,确保客户按期还款。

中行曾经将平台贷视为自己争夺国内信贷业务的一个突破口,是进入平台贷市场热情最高的银行之一。

只有国开行仍然坚持发放新增平台贷款,至今贷款政策仍然沿用2010年8月下发的《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有关工作的通知》中确定的“坚持方向、创新模式、规范增量、保全存量”。

“我认为从资金成本、贷款期限、专业技术的角度来看,国开行比商业银行更适合做平台贷。而商业银行可以更多考虑在项目后期进入,或者通过债券这样的方式对地方投资。”一位国开行系统人士表示。

四大贷款考虑,严控县级平台

据国开行资料透露,其在考虑融资平台贷款方面,主要考虑四个因素。

在贷款投向上,首先向能源、交通等重大项目倾斜,然后根据地域的不同,东部地区以产业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中西部地区以基础设施建设、资源优势产业和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为主。

在地方政府选择时,控制地方政府债务率,在国开行2010年12月制定的《中长期业务评审手册》中,规定了地方政府债务率指标的计算方法。对于债务率超控制边界的项目,不再新增授信。在融资平台的选择上,重点支持省级、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平台,适当支持地市级平台,严格控制县级平台。

对于大部分银行而言,县级平台避之唯恐不及。但是截至2009年底,县级平台已经高达5000多家,占到平台总量的60%。由于银行控制,目前大部分县级平台只能通过信托、基金、BT等方式融资。

在平台项目选择时,重点支持自身具有还款能力的项目,尤其是第一还款来源锁定。同时通过公益性设施与土地整理开发结合,将土地增值收益注入项目。

这一方式的含义是,国开行为地方政府提供成片开发规划的计划,在开发改善一个区域的面貌后,土地必然升值,此时地方政府出让土地,将土地收益用于偿还贷款。

尽管银监会多次警示平台项目风险。但是国开行仍然认为,融资平台抗风险能力大于一般项目。在某些公益性项目没有还款来源时,可以将其和燃气、供水、高速公路等收益稳定的项目整合到一个平台上,从而满足融资和顺利还款的需求。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