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贷款知识

绿色信贷能否让建材业回暖

8月12日,由于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的出台,亚太区股市普遍上升,内地股市受国务院有关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年增速15%以上的消息,上综指大升2.39%冲上2100水平,为区内表现最佳市场,并带动港股强弹收复22000关。股市如此迅猛狂飙,令不少与节能环保相关的业内人士看到了光明前景。

这不禁让人想到银监会下发的《绿色信贷指引》,这一针对绿色、低碳企业应给予信贷资金支持的经济手段与“意见”关系如何?又已取得了怎样的成效?

环保理念得以明确突出

去年年初,银监会下发了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应从战略高度推进绿色信贷,加大对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支持的《绿色信贷指引》;今年4月份,银监会又将绿色信贷列入今年拟定的22项重点工作之中,重点推进包括建立绿色信贷工作评估体系、绿色信贷统计制度、信息共享机制、加强绿色信贷业务能力建设等在内的工作。

“绿色信贷的提出及其推进工作可以说是为诸多行业的发展起到一个导向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与之前提出的美丽中国、生态城市等概念对市场动态变化产生的影响是相通的。”某证券公司投资顾问说道。

何为绿色信贷?说得简单一点,是指商业银行在贷款决策过程中,注重资源消耗和环境保护,追求贷款生态效益,促进生态建设和经济可持续协调发展的一种融资方式。这与传统信贷有一定的区别:首先是追求的目标不同。传统信贷追求商业效益,忽视生态效益;而绿色信贷注重生态效益,追求的是商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最佳平衡;二是支持的重点不同。传统信贷支持的重点是高耗能、高污染的制造业,表现为高碳金融;而绿色信贷支持的重点是节能环保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表现为低碳金融;三是经营的着眼点不同。传统信贷着眼于股东或经营主体收益最大化;绿色信贷则着眼于金融机构自身经营活动与外部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和有机统一,践行金融机构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

“在《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中,也会看到,其指导思想是要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而目标任务则是要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推动产业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促进节能减排和民生改善。所以说,‘意见’和绿色信贷所对准的主体方向是一致的。而企业未来的发展转型也必然会受到这些影响。”该投资顾问说。

政策下达 企业获益如何

不论是美丽中国口号的提出,还是绿色信贷作为经济手段的出台,抑或是《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的印发,都对不同企业、乃至不同行业的未来发展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影响。根据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5家银行2012年的社会责任报告来看,每家银行的绿色信贷规模均在千亿元以上。除此之外,各家银行也不断创新企业融资模式。那么,政策从上至下的传达与执行,企业到底收益如何?

“政策的每次出台都会引起股市相应板块的波动。从政策角度来看,绿色信贷可能已经比较完善了。但从我接触的企业来看,他们在这方面接触的还不是很多,可以说影响并不很大。”某证券公司投资顾问说道,“我认为这种局面的造成有几个方面:首先,对于一些像水泥、钢铁等大型企业来说,银行贷款并不是他们的主要融资渠道,他们可以采用信托等方式,虽然在成本上比银行会高出2~3倍,但是仍然可以贷出款项来推动投资发展;其次,有一些企业并不知道银行有相关的绿色信贷政策,或者在申请过程中由于企业规模偏小,无法提供银行认可的抵押物等原因,使其难以获得审批;再者,对一些银行区域网点、支行来说,一个大客户的业务也许是其主要的收入来源,那么银行在执行时也可能会有一定程度的放松;另外,在很多大型企业,决策层和融资层是分开的,这种信贷方式可能融资层了解,但是他们并不认为有必要在董事会上提及,由此也会造成决策层不了解状况。所以我认为,要想更好地带动节能减排行业发展,不仅需要在银行方面出台政策,对于信托等融资方式同样要采取一定程度的管理。这样才能真正做到‘节流’。”

“入住我们产业基地的企业,我们会从融资开始一站式服务帮助中小型企业迅速走入正轨。根据《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以及《关于试点开展科技型中小企业短期贷款履约保证保险工作的通知》等有关文件,企业申请贷款需要通过所在区县科委、园区或孵化器办理。这样申贷的成功率也比企业自行去申请更高。”上海绿色建筑技术产业基地管委会副主任董薇介绍到,“绿色建材企业若与科技点相结合更容易得到财政支持。对于绿色信贷,我认为对企业的影响还比较有限,至少在我们基地内的相关企业并没有更多获益于绿色信贷。”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某建材行业分析师针对这个现状说道:“对于传统建材行业,例如水泥、钢铁、玻璃等的发展而言,不论是绿色信贷还是‘意见’出台都不会产生更为巨大的影响,因为是不可能一刀切似的取消传统行业的。而对于新兴建材行业来说,绿色信贷更多的是促进作用,其影响力和执行力并不如很多报道上说的那么巨大和有效。”

而在企业方面走访过程中,记者也确实发现许多与环保领域相关企业、新型材料企业对这种绿色信贷业务未曾听说或者知之甚少。“除了政府的相关项目资助外,我们仍然是采用常规做法进行融资,或者引入机构投资者。”沈阳德贝纳暖通节能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世鹏说道。

市场需求才是治本之法

在德勤发布的《2013中国银行业十大趋势与展望》报告中指出:“绿色信贷理念将进一步深化,将成为中国银行业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着力点。2013年,绿色信贷理念将进一步在银行业发挥积极的影响。”

一方面,政策理念不断完善;另一方面,企业切身获益不大。那么,要想促进整个行业发展,又应如何应对这一略有矛盾的现象?

“事实上,自从2003年起,发改委几乎每年都会提到产能过剩的问题,国家也通过兼并重组、创新技术等多种手段在解决这个难题。现在不论是‘意见’,还是绿色信贷这种政策的出台,其影响程度还是要考虑出台方式。”投资顾问称,如果是作为硬性指标、政治任务下发,那从上至下的环节也会卡得比较死,这也就使得多数人不会去冒风险;如果仅仅是一个参考指标,那几乎是起不到作用的,因为我国现在银行方面还是不会以风险因素作为重要的参考指标。其次,政策与市场的结合度同样重要。”

对于什么才是决定建材行业真正绿色发展的关键点,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建材行业分析师分析道,当下,虽然对于高能耗行业不新增贷款,但是原有的贷款并没有取消,企业仍可利用存量贷款发展,比如像海螺水泥这种龙头企业,它仍然是有实力进行扩张和并购的,只是小型的传统企业会慢慢被淘汰,这也是一个市场规律,需求决定一切。行业发展需要循序渐进,真正的调控手段仍应从市场角度着手,只要市场需求方向改变,有竞争力的企业或者更合乎发展的企业自然而然就可以改变市场和行业格局。

北京太极金圆新型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韩少杰也提到,“对于我们做新型建材的企业而言,政策上的扶持现在还不是最关键的一点,资金、产业链和市场才是关键的环节。比如对于建厂的前期补贴,在银行贷款中,经常会由于无抵押物而出现限制,这对于中小型企业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如果财政补贴可以使源头上更容易融资,那么促进新型材料企业和行业的发展才能更为有效。”

政策下达对于行业短期内的发展必将产生一定影响甚至改变发展方向。然而,对于长期的良性循环发展而言,最终仍需善用市场之手,企业也应学会自身造血,促使自身在依靠政府行走的过程中逐步独立前行。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