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贷款知识

92商户欠银行贷款2.3亿

当钢材从一种商品转变为一种金融品后,提起钢贸,或许很多人有了一丝寒意;提起钢贸贷款,或许部分人已经闻之色变。但不管如何,钢贸留下的“烂摊子”,总要有人料理后事,于是,地方政府、银行、钢贸企业各自使出了浑身的解数,力图谋得一个不错的结果。类似的努力在我市也在上演。

位于扬中开发区的江苏联统金属物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苏联统),在去年6、7月份市场内几乎所有商户已还不了银行贷款,作为质押的钢材无库存,商户开始跑路。据统计,市场内共有商户103户,其中92户共欠银行贷款2.3亿元。为了拯救联统,一套“依托政府、各方共同努力、争取债务重组”的处置思路出炉。

最终,地方国有企业——江苏大行临港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代偿1.5亿元,联统钢贸市场以1.14亿资产抵押给大行公司,并办理抵押手续。当然,从第二年起,联统钢市还必须每年支付900万元利息给大行公司,联统钢市6年到期必须偿还1.5亿。

“他们都不是真正做生意的”

上月27日,江苏联统整整3层上百家商户中,依然在营业的屈指可数,当天上午记者只找到了3家仍在营业的商户。多数办公房内已经人去室空,隔着玻璃可以看到室内满是灰尘,盆景由于长期无人照料,耷拉着脑袋呈现枯萎状。

从这些撤离商户留下的招牌、宣传语不难看出,他们原本都是从事钢贸生意的。但他们的钢贸生意应该不是单纯的钢材买卖,市场内为数不多的仍在营业的一家商户的店员介绍,去年,市场内很多商户就撤离了,“现在剩下的都是真正在做生意的”。留下的是做生意的,那么之前已经撤离的商户到底是做什么的?对于这个问题,上述店员表示:“他们都不是真正做生意的,至于具体做什么,我也不知道。”

有业内人士透露,跑路的商户中,有些已经将银行贷款投向了民间借贷、房地产等其他领域,而钢贸并非他们的主营。

目前,江苏联统已严重资不抵债,近百家商户跑路,只剩下不到十户惨淡经营。最初共有商户103户,其中92户共欠银行贷款2.3亿元,这2.3亿元从2012年年中开始就已经无法归还,涉及5家银行。此外,银行之外的社会融资借款还有l亿多元。

当时,江苏联统及其下属的江苏大扬投资担保公司所有资金都被银行划扣,事实上已无分文资金。据悉,商户的贷款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由江苏大扬投资担保公司提供担保。

国企出手拯救联统钢贸

跑路事件发生后,江苏联统主动找政府、找银行,积极配合在法院的债务诉讼,并提出化解债务和企业转型重组的思路。由于各方都不愿意江苏联统倒闭,最终他们形成“依托政府、各方共同努力、争取债务重组”的处置思路。

随后,在相关政府部门的协调下,江苏联统、各银行经过数十轮谈判,最终于今年4月15日达成“江苏联统钢贸市场商户贷款风险化解框架协议”。

事实上,仅依靠联统钢贸市场自身已无法化解债务。经过资产评估,江苏联统市场的土地、设备等资产折价总值只有1.14亿,但众商户仅银行贷款就有2.3亿元。必须有第三方来平移债务,即由第三方为江苏联统还债,这个第三方就是江苏联统所在地扬中开发区政府所属的江苏大行临港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并由扬中市城市建设投资发展总公司担保。

经各方谈判同意,2.3亿元的贷款由大行公司代偿1.5亿元,江苏联统以1.14亿资产抵押给大行公司,并办理抵押手续。余下0.8亿贷款由银行和江苏联统依法向各商户追缴。各银行的受偿额按贷款余额比例受偿。大行公司用于还贷的1.5亿,由各行以基准利率贷款给大行公司,并且原则上每年贷款1.5亿给大行公司,连续期限不低于6年,即各行给大行公司的授信总额度不低于9亿元。

对于政府为何愿意出手协调此事,有业内人士表示:主要是为了不影响扬中的金融生态环境。

“联统”发展情况决定方案成败

大行公司的代偿是可以收回的,并且可以额外得利:从第二年起,江苏联统必须每年支付900万元利息给大行公司,江苏联统6年到期必须偿还1.5亿;大行公司每年可以得到1.5亿的贷款。

框架协议的鉴定和执行仅仅是化解融资风险的开始,真正的化解之路还很长,还需要多方的努力。

在这套方案下,大行公司能否盈利或者说不亏本,直接取决于江苏联统转型重组能否成功。这意味着,未来6年之内江苏联统必须起死回生,并足以支付每年900万元利息和赎回资产,否则这笔债务将由大行公司兜底。现在有传言,江苏联统将对经营结构进行调整,将引进扬中需求量较大的板材经销商。

此外,这些债务的实际承担人是市场内众多跑路的商户,如果追不回这些债务,这一次的化解愿望,可能会成为泡影。目前,这些商户留在市场内的资产只剩下办公室的一些附属设备——电脑、空调、沙发等,原本应该作为质押的钢材已无库存。对此,业内人士认为,银行也应承担一定的责任,毕竟这个抵押物是银行委托第三方监管的,抵押物被商户卖掉,这是银行的监管不力。

上述业内人士还表示,部分商户来市场做生意时自身的经济实力相当有限,资金主要来源于银行贷款,在钢贸市场不景气的大背景下,一些商户将贷款投向了房地产、民间借贷等行业,而现在这些商户已经消失,“有些估计资金一时难以回笼,估计银行能追回的不多。”

“联统”并不是镇江第一个倒闭的钢贸市场,当然也不是最后一个。这种调解方式能否成功,最后还要看钢贸、板材市场能否恢复。不过有一点,这样积极地调解,保护了当地的生态环境,让银行没有对这个市场失去信心。同时,涉及此案的各家银行也应该清楚,在钢贸市场过热的时候,他们的头脑不该跟着发热。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