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贷款知识

从信贷增量投向看甘肃发展

从信贷增量投向看陇原发展

年末岁初盘点,我省金融业取得了良好的成绩。2013年全年,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达到8822.23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2.59%。其中,全年新增本外币各项贷款1609.59亿元,比上年多增152.19亿元,再创贷款年增量新高。

这一成绩意味着什么,又会带来怎样的变化?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我们为取得这样的成绩感到欣喜的同时,也需要总结和思考来之不易的发展经验,以更加积极向上的精神推动甘肃转型跨越。

产业结构更加合理

据统计,2013年1-11月,我省金融机构第一、三产业贷款增量的占比分别为5.80%和65.55%,与上年同期比较,分别上升3.25和12.4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贷款增量占比为28.65%,比上年同期下降15.66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贷款增量超过第二产业,这在我省尚属首次。信贷结构往往能反映出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第三产业贷款增量超过第二产业这一变化,充分表明我省金融机构充分发挥信贷资金的引导作用,通过信贷结构调整促产业结构升级的行动取得了实效,将中央和省上稳增长、调结构的决策部署落到了实处。

长期以来,传统产业特别是传统工业比重过大一直是我省经济发展的一块“短板”,也使得全省产业结构调整任务变得十分艰巨。2013年,我省金融机构迎难而上,紧紧围绕全省发展大局,以信贷结构调整促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一方面全力支持农村城镇化建设和县域经济发展,并对交通运输、医疗卫生、现代物流和文化产业等重点领域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支持;另一方面则按照“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发展“绿色信贷”业务,减少高耗能、高排放产业信贷投放,逐步压缩、退出“两高一资”行业贷款,有力地推动了行业结构不断优化。

投资重点更加突出

前些年,大企业、大客户往往都是金融机构最为欢迎的“座上宾”,但2013年这种现象却悄悄发生了变化,金融机构将更多的目光投向了重点建设项目和实体经济。

“3341”项目工程,是各金融机构关注的重点。一年来,各金融机构围绕全省“3341”项目实施,对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兰州新区开发、土地整理储备等城镇化建设项目,有色、冶金等重点支柱产业企业实现的重点项目,以及一批城市环境治理、污水处理等生态战略平台项目,均给予了大力支持。截至2013年末,全省金融机构中长期贷款余额5106.33亿元,比上年增长20.98%。全年新增中长期贷款885.62亿元,其中新增中长期固定资产贷款456.75亿元,比上年多增73.91亿元。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