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贷款知识

没有信贷员 网商银行靠什么放贷

国内首家跑在云端的商业银行——浙江网商银行于6月26日开门营业,这是首批五家民营银行试点中的一家,也是第二个开业的网络银行。

与传统银行不同,网商银行没有物理网点,没有柜台,甚至没有一个信贷员,那么,网商银行放贷依靠的到底是什么?

与传统贷款运营模式之别

传统的线下贷款业务流程是:先通过营销去发现贷款用户,然后由信贷员上门做调查,回来之后准备材料,继而拿着材料上会,由客户经理和风险经理通过详实的调研和材料证明可行性,期间需要多人审批,最后由行长签字同意发放,这样一个流程最快也要72小时。庞大的信贷员队伍是传统银行开展业务的基础,中国大型银行的员工数都超过10万。

而目前,网商银行全国的员工数只有300人,而且其中2/3为数据科学家,没有一个信贷员。这意味着这里没有人去专门拉存款,也没有人去专门从事放贷款业务。与之配套,网商银行没有物理网点,有的只是APP;没有柜台,没有现金业务,有的只是一套网络系统。

事实上,网商银行的放贷不是由人决定,而是取决于机器和大数据。网商银行之所以能够采取“小存小贷”模式,源于阿里电商平台的大数据处理能力和征信体系的建设。网商银行行长俞胜法表示,网商银行是中国第一家完全跑在“云”上的银行,更重要的是它的核心系统全部基于阿里自主研发的分布式架构的金融云计算和OceanBase数据库开发。

大数据是是网商银行的一项核心竞争力

蚂蚁小贷运用大数据技术为淘宝、天猫上的小微企业、个人创业者提供小额贷款。今年年初,蚂蚁金服推出了芝麻信用,其基于阿里巴巴的电商交易数据和蚂蚁金服的互联网金融数据,可对用户进行信用评估,这些信用评估可以帮助互联网金融企业对用户的还款意愿及还款能力做出结论,继而为用户提供快速授信及现金分期服务。

首家跑在“云”上的银行

在IT架构上,网商银行采用了现在最时髦的云计算技术,核心系统全部基于阿里自主研发的分布式架构的金融云计算和OceanBase数据库开发,基于金融“云”的架构,网商银行在大幅降低IT成本的同时,还能实现计算能力的弹性扩容,随时应对突然增长的互联网业务。

据公开资料显示,阿里金融云是基于阿里云计算和蚂蚁金融技术能力的金融云,阿里云针对金融行业定制开发、可提供数据灾备等金融级别IT服务的云平台。

神州融联手阿里金融云发布银行级信贷管理系统

神州融与Experian、阿里金融云联合发布的专门针对小微金融机构的大数据风控平台,使得小微金融机构零门槛拥有银行级全流程信贷管理系统,并实现了业界最佳实践的大数据征信接入和风控模型运用,帮助其实现量化风控管理,缩短、简化贷款的审批和流程,为客户提供更便捷的金融服务,并获得阿里金融云高可用、高弹性、安全合规的特性。

当大多数银行还在逐步网络化的时候,后发的网络银行、P2P等互联网金融企业则将基础扎根在云计算上,实现技术上的弯道超车。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