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贷款知识

煤老板资金链断裂 不良贷款大增60亿

今年上半年煤价持续下跌,基本面继续恶化。开采煤炭,已经毫无利润可言,停产就像一个终极的归宿,逼着所有的经营者们做出选择。榆林、鄂尔多斯等以煤炭经济为灵魂的城市,等待遥遥无期的市场转暖。

鉴于煤矿停工、复工的灵活性,过剩的煤炭产能将持续地抑制煤价的上涨。而只有当煤价下跌至有足够多的产能被淘汰时,煤炭供需才能实现动态平衡。

内蒙古、陕西、山东、河南等地的中小煤矿、民营煤企,停产潮流不断蔓延,在今年达到了峰值。当地政府也在不断出台积极的补贴和扶持政策进行自救,见效如何,有待考验。

随着政策执行力度的不断加大,煤炭市场供过于求的态势或将逐步缓解,但仍旧难以逆转。作为煤炭产能过剩的一个缩影,“煤城”榆林正在经历一场阵痛。改革任重道远,标杆地区的资源魔咒能否被打破,道路漫长。

“神木县百分之七八十的小煤矿都停产了,没办法,生产也是亏本。”神木县东梁煤矿副矿长薛鸡换告诉记者。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榆林市能源局得到的数据显示,今年5月,榆林市煤炭平均价格为240元/吨,离价格高点已跌去近四分之三。

但榆林市的煤炭产销量却在攀升,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得到的官方数据显示,2015年5月,榆林市销售原煤3285万吨,环比增长9%,同比增长2.97%。

“240元的价格并未逼近中、省煤矿(中央和省属煤企矿井)成本线,一些地方煤矿为了留住客户和维持现金流,也在生产。”榆林市一名煤炭从业人士说。“还在生产的地方中小煤矿,每吨煤的利润只有一两块钱。”上述人士的说法得到了多名榆林市煤炭从业者的认同。

对榆林市的民营煤矿来说,更危险的是紧绷的资金成本。那些在煤炭价格高点,通过高息民间借贷,以炒卖和“扩股”方式入场的煤老板,正面临煤越挖越多,但钱却越挣越少的窘境。

“这种投资的不理智行为,早已给自己挖下了一个大陷阱。”神木县官方提供的一份文件上写道。

非常形势下,榆林的煤炭产销正被有关部门密切监测,相关数据被以周为单位更新。政府也在积极想办法。

今年榆林市“两会”期间,府谷县民营企业代表提出金融机构应采取“借新还旧贷、降息缓还本、总量不减少、短贷转长贷”的方式,“给民营企业一个喘息的机会”。6月25日,陕西省政府采矿权抵押贷款试点启动会议在榆林召开,决定在神木、府县两县试点。

进入6月,榆林市的地方煤矿正在逐步恢复生产,加大产能。增产增销的背后也少不了地方政府的作用。“卖煤是去年至今榆林市政府的一项主要工作。”榆林市能源局运销科工作人员周武说。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