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贷款知识

贷款界中的“金融碰瓷”看看是怎么回事

1月7日讯,青岛一企业法人代表任先生向小编反映称,其公司信用记录凭空显示在恒丰银行青岛分行贷款2000万元,尽管后来银行消除了这份乌龙贷款记录,但这一事件导致其公司资金链断裂,只能暂时停工。

1月4日,恒丰银行青岛分行工作人员告诉小编,由于工作疏忽,误将某企业的贷款卡号码在银行信贷管理系统中录入成任先生担任法人公司的贷款卡号,致使该公司在银行信贷管理系统中多了2000万元贷款记录;事发后银行已在第一时间消除错误信息,经核查不存在影响该公司在他行授信业务和客户关系的情况,该公司资金链断裂与恒丰银行无关。

任先生告诉小编,2015年7月31日,其突然得知自己担任法人的青岛亨文塑料包装有限公司在恒丰银行青岛分行有一笔2000万元的贷款记录;其随后在中国人民银行查询方知,2015年5月21日,恒丰银行青岛分行利用其公司的中征号办理贷款2000万元,而自己对此一无所知。

任先生称,2015年8月3日下午,其与公司办公人员赶至恒丰银行青岛分行总部营业厅,要求查询2000万元贷款之事。查询得知贷款2000万元所用的中征号确为青岛亨文塑料包装有限公司的中征号,贷款去向则为与其无关的青岛某经贸有限公司;经交涉,银行消除了这份“无中生有”的贷款记录。

任先生介绍,在遭遇恒丰银行青岛分行贷款乌龙事件后,其公司上了各家银行的黑名单,信用状况受到严重影响,原本合作良好的银行纷纷降低了贷款额度或拒绝贷款,致其资金链断裂,经营了11年的两家企业为此关门。

根据任先生的说法,事件发生以后,其多次向恒丰银行青岛分行、中国银监会青岛监管局、青岛市城阳区政府等多个单位反映此事,但没能解决问题。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