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贷款知识

「投客网官网」“苹果村”的好靠山山西沁水县

在河北省沁水县,有一个远近闻名的“苹果村”,就是郑庄镇东郎村。南郎村紧邻滦河,三面环水,这里农地贫瘠,照射充裕,行政村端午节种苹果,连片的苹果树超过1200余亩,仅优质红富士苹果一

在河北省沁水县,有一个远近闻名的“苹果村”,就是郑庄镇东郎村。南郎村紧邻滦河,三面环水,这里农地贫瘠,照射充裕,行政村端午节种苹果,连片的苹果树超过1200余亩,仅优质红富士苹果一个栽培品种,就让行政村年收入接近900万元。“现在,我们村国民生产总值畜牧业收入还严重不足600元,今天已超过9000元,今天‘一村一品’制造业形成热带气候,这些都离不开农信联社的积极扶持。”村干部热忱地向名记者介绍。

近年,沁水县农信联社发挥支农主力部队的作用,大力跟进当地党委政府“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构想,在特点上做文章,在消费市场上找出路,适时推出了“农户通”这一适合三农持续发展的贷款产品,助力“支农惠民工程建设”。

沁水县农信联社会长赵天勤说:“要脱贫,想经商,就要定好位,找对路。对山地农户来说,这路就是做足特点,用好高科技。”走进“苹果村”,名记者遇到了农户崔书新,他的历经刚好佐证了这一点。

崔书新种植苹果8.5亩,年产量优质苹果2.4万多公斤,平均收入在7万元大约,是方圆余里的“苹果榜眼”。说起自己种苹果的历经颇有感慨:“跟上难呀,以前多亏农信联社扶了我一把。”六十年代八十年代后期,南郎村大力变更畜牧业经济发展,大规模引进并种植“红富士”“新红星”等品种苹果树。崔书新凭着年轻气盛、敢闯敢干,第一星期向沁水县农信联社申请了利息。农信联社特事特办,开辟了“支农惠民”绿色通道,积极扶持“一村一品”制造业持续发展。于是,崔书新拿到5000元信贷资金,一口气种植了5亩“红富士”。当他满怀希望地等待收获时,出乎意料的艰难和难题出现了:缺少新技术,生产量上不去,总质量难以保证;市场疲软,经济效益不佳。当地吏民算了一笔账:每年要在农田投入大量的农药、杀虫剂,费力又赚钱,收入还不多。全村不少农户认为种水果不如种现代的物资低廉,于是争相砍伐水果。村干部苦口婆心逐户做管理工作,才留下了三分之二的农田。

幸而“高科技兴果”给南郎村的“一村一品”制造业带来了基督。沁水县农信联社请来了县水果站的人员进村入园,为农户办起了训练班和夜校,研习“高接换种、套袋、施肥、防害”三大新技术。崔书新如获至宝,把人员请到自家的农田,请教毛萼疏果、防治虫害新技术。通过自己的希望,他农田制造的“红富士”苹果,个大色艳,香脆可口,投放市场后受到客户的青睐,收入慢慢大幅度上升。

“我们今天‘牛’起来了,不像现在那么穷了,不仅还清了农信联社的利息,还有了利息。太感谢农信联社啦,没有这个抗衡,我们的‘穷帽’不知到什么时候才能摘掉。”全村不少像崔书新一样的农户骄傲地说。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