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贷款知识

楼市去库存达到较理想状态 棚改货

针对收紧棚改融资的消费市场传言,国开行月底回应称,今年以来,开发金融机构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棚改方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相关公安部监督下,配合地方中央政府违法合规开展棚改

针对收紧棚改融资的消费市场传言,国开行月底回应称,今年以来,开发金融机构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棚改方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相关公安部监督下,配合地方中央政府违法合规开展棚改融资管理工作。目前为止各项管理工作准备有序开展。国开行还表示,截至5月初,该行去年发放棚改贷款4369亿元,强而有力支持了棚改停建及2018年580万套新开工工程项目建设工程。

回应,业内人士指出,PSL(借贷补充贷款)相关方针变更,或只是房地产全局方针“一盘棋”中的“一步”。但需要看到,棚改融资方针或已发生改变,棚改热“冷却”、棚改货币化安置比率下降,是去年的大势所趋。

“一刀切”为过分解读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机构高阶教授夏丹对《天津金融报》名记者表示,近来消费市场对于棚改融资收紧可能存在过分解读。“例如,棚改工程项目的合约审批职权归于国开行分行上曾并非没有先例,只是之后职权被下放至分支行。这可能是国开行根据消费市场状况的照相机抉择。”夏丹指出,“在投放力度上,PSL工程项目贷款也可能像其他房地产资金相关方针一样,从‘浴缸’上进行收和放。去年前5个月,PSL贷款投放量上年升幅已属超量。”

据了解,地方棚改私人企业主要有四类。其中,占比近八成的主导来源是:中央银行将PSL贷款投放给以国开行和农发行为主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后者再发放专项贷款。统计数据显示,前5个月PSL贷款累计投放4976亿元,上年增长38.8%。截至5月初,PSL贷款额度为31247亿元,上年增长33.12%。

夏丹指出,棚改货币化安置比率降低是去年的发展趋势,在此之前很多地方中央政府在方针中已消退货币化安置比率的提法,甚至仍然提及。“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与地方中央政府去滚轮的目的有关,却是PSL的实质上还是贷款;另一方面,三四线的城市在棚改货币化安置进程中,出现了拆迁款被用于加滚轮租房(如用于付首付)的行为,与方针想法不符。同时,由于去存货已达到较为完美的稳定状态,棚改在这方面的作用略有下降。”

至于棚改货币化安置比率下降所形成的资金空隙,夏丹认为,会有其他方法抵补缩量,如棚改专项债。近日,上海市就发行了全省首支棚改专项票据,数量为15亿元,限期为5年。

华创股票分析员王文欢表示,“去年的棚改工程项目开工方案比今年少20万套,已发放的贷款会继续做,而且棚改授信和放贷两者之间有时差,因此,即使去年棚改授信大幅度下降,在途的授信及替换资金(棚改专项债)也将保证放贷比较平稳。”

国泰君安分析员覃汉、高世昌则指出,从短期看,难以有资金能取代中央银行PSL和国开行资金在棚改筹资中的关键性威望和用材。“尽管地方棚改专项债获批准发行,但考虑到两者在数量上的量级相差,短期的套利作用微乎其微。这预示着,各地方中央政府新增棚改工程项目的建设工程将显著放缓,决策层对房地产去存货的着力点或将从棚改逐步转向租赁消费市场。”

违规资金仍有空子可钻

夏丹指出,在三四线的城市的房地产消费市场上,村民违规加滚轮的现像仍有待更进一步遏止。“例如,在消费者贷各个方面,一些互联网金融的平台的投票率较为低、审核较为少,可能需要出台一些有效地的必要。”

审计署近日指出,2017年,9家大型国有银行违规向房地产企业提供融资360.87亿元,抽查的个人消费贷款中也有部份具体流入楼价股价。

银保监会在年底的“2018年全省金融业归口管理工作大会”上提出,去年的最重要举措之一就是控制村民杠杆率过快增长,打击挪用消费者贷款、违规透支银行卡等行为,严控一个人贷款违规流入股价和房市,严肃查处各类违规房地产融资行为。

申万宏源分析员李一民指出,监管环境因素是负面影响2018年房地产到位资金的架构元素。“国外贷款中的非银金融政府机构贷款和筹资中的物权类资金未在外汇交易消费市场或者股票证券交易所买卖,可以视为总称非标融资。我们估算出2017年非标融资在房地产到位私人企业中的占比约为16.8%,额度为2.62万亿元。一旦将来监管趋严,房地产到位资金将被大幅度压缩。”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