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贷款知识

处置低效企业需忍受“阵痛

月底,全国政协书记、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李稻葵在全国政协“持续发展单一经济发展,提高供应体制总质量”讲座磋商大会表示,如期不能退出的低效企业,就像死去的细胞内,不第一

月底,全国政协书记、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李稻葵在全国政协“持续发展单一经济发展,提高供应体制总质量”讲座磋商大会表示,如期不能退出的低效企业,就像死去的细胞内,不第一时间排出人体内,必定出现“虚胖、肿胀、脂肪肝”,总体经济一定不身体健康。他认为,低效企业退出慢,不良资产处置难是症结。

点评:推动低效企业关停并转的决心和方针并不少见,如今,尽管取得了部份效益,但仍有不少难题。根据全省破产重整信息网的统计,2017年被申请破产重整的国营企业债权人只有265个,其中查明的严重不足50个。这与国有企业2016年公布的2041户“需要专项处置和治理的‘僵尸企业’和特困企业”目的大相径庭。究其原因,一方面,处置‘僵尸企业’面临囚徒困局,各地不希望成为第一批探路者,甚至希望别的地方清退后释放出优质自然资源或改善企业生态环境;另一方面,处置低效企业本身的确要承受“阵痛”,除了工作人员安置外,坏账伤亡可能将舆论压力转移至国际金融企业,这与地方中央政府的自觉并不符合。要解决这一难题,不仅要有决心,更需要可行的体制的设计。回应,李稻葵提议,在机关层次成立企业退出基金会,并灵活处理这类不良贷款的考试功能,正是从自然资源和体制上激励地方大力作为。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