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面板行业深度追踪系列第33期:供需松动下中小尺寸价格承压 大尺寸跌幅收敛静待拐点

  各尺寸价格情况:

  小尺寸方面:2月小尺寸面板价格微跌,跌幅在2.4%以内,预期短期价格仍承压。主要源于:需求端,终端厂商控制库存,采购策略相对保守,智能手机面板终端需求相较疲软,且终端厂商有意削减采购成本;供给端,上游TDDI及DDIC价格趋于稳定,面板厂有效产能增长但产品结构动态调整。总体来看,上游零组件供给边际放松,22Q1为传统淡季,部分尺寸面板价格短期或面临小幅回调,整体价格料将维持稳定。

  中大尺寸方面:2月供需松动,短期价格承压。价格于2021年10月开始整体呈下降趋势,2021年10月至2022年2月平板累计跌幅为11.0%-15.4%,笔电累计跌幅为4.6%-14.6%。平板来看,21Q4促销季已过,后疫情时代需求整体回落。笔电来看,目前品牌厂及OEM面板库存已超过2个月,处于较高水平,同时芯片(USB IC、CPU等)缺货使得笔电OEM产量下降20%-25%,面板备货逐渐走弱;供给端,DDIC供应短缺,笔电面板承接TV面板产能转产,仍维持高稼动率及出货目标,有效产出承压,22Q3后有望拐点向上;长期而言,预计需求趋于稳定,厂商转产及新增产线投建增加供给,供需逐渐走向均衡,价格将趋于稳定,同时厂商产能持续释放。往未来看,后疫情时代需求回归理性,品牌厂降低库存意愿趋强叠加22Q1平板、笔电将面临淡季,带动面板厂策略趋于激进,预计短期价格仍将加剧,未来行业格局或将重构。

  大尺寸方面:本轮价格周期中,32“/43”/50“/55”/65“价格自20年5月低点至21年7月涨幅分别为169.7%/101.4%/138.4%/113.1%/77.1%,21年7月达到顶点后景气下行,21年7月-22年2月价格变化为-57.3%/-51.1%/-58.5%/-52.2%/-39.1%,目前约为2020年6月价格水平;2月环比变化0.0%/-1.4%/-2.3%/-2.7%/-2.7%,跌幅有所收敛。主要源于:需求端,下游厂商清库存意愿强烈,渠道拉货趋于谨慎,Q1整体需求维持低迷,但尺寸间表现持续分化,32”

  需求呈现恢复态势,较大尺寸需求依然疲软;供给端,高世代线爬坡,大尺寸有效产能持续释放,22年初国内厂商仍维持高稼动(据CINNO,2022年1月国内TFT-LCD产线平均稼动率为92.9%,与2021年12月持平),但动态调整产能分配,面板厂或将面临供应过剩的风险。预计22Q1供需关系有望改善,22Q2旺季备货拉动供需逐步趋于平衡,景气度有望回升;但俄乌冲突爆发等全球政治经济环境动荡仍为显示产业链增加不确定性。中长期而言,韩厂预计其产能于2022年退出,中国大陆面板厂新产线逐年爬坡,加之国内产能持续向龙头集中,我们预计大尺寸面板格局向好趋势不改,未来价格有望趋于稳定,并随季节性变化小幅波动。

  厂商数据:2月中国台湾面板厂产能保持平稳,中大尺寸价格回调下,大部分面板市场的重点公司营收同比下降,环比下跌。其中面板公司友达光电转型差异化成果渐显,2月营收同比仍微增+0.24%,环比-7.77%;群创光电中大尺寸价格承压下2月营收同比-13.38%,环比-8.59%;瀚宇彩晶受大尺寸价格回落影响,2月营收同比-37.75%,环比-14.64%。偏光片公司力特光电2月营收同比+5.09%,明基材料2月营收同比-1.22%,显示驱动IC公司联咏2月营收同比+34.54%,天钰2月营收同比+52.04%。

  主要产品出货量情况:1月TV面板出货同比+1%。整体来看,欧美等发达经济体在疫情解封、需求释放充分、财政补贴减弱、价格上涨等多重因素下,旺季终端TV出货承压,印度等主要新兴国家小尺寸补充性需求释放,但总体终端需求承压,同时目前下游厂商清理库存意愿强烈,渠道拉货趋于谨慎,头部电视品牌/OEM厂商下调订单量,TV面板出货有所走弱。1月监视器面板/笔记本面板/平板电脑面板同比分别+24%/+20%/-28%,主要源于:新冠疫情持续影响,在线教育/办公需求仍强劲,叠加低价刺激等拉动需求,监视器面板、笔电出货同比保持增长,平板电脑需求回归理性,出货同比下降。

  供给侧与需求侧近况更新:2月疫情环比略缓和,供给暂稳定,后疫情时代需求渐归理性。

  供给端,LGD将E5部分设备移至E6-4线以对应苹果IT面板需求,产能15K/月。友达光电低温多晶硅项目启动,达产后年产能56万片。天马厦门第六代柔性AMOLED产线正式点亮,设计产能为48K/月。TCL华星广州t9产线开始设备采购,预计基板月产能18万片。TCL华星光谷t5项目建设中,预计2023年6月投产,月产能4.5万片。

  需求端,据奥维睿沃数据,2021年全球TV出货量214.5M,同比下降6.2%;出货面积148.6M㎡,同比下降0.7%;出货平均尺寸48.3“,同比增长1.2”。

  中国市场21年全年TV出货量下降13.2%。奥维睿沃预测,2022年全球TV出货同比-2.6%,中国市场受益于体育赛事和低价刺激等多重利好因素TV出货量有望实现正增长;北美、欧洲发达国家因需求透支严重,成长动力不足,预计2022年TV需求持续回落;降价预期下, 新兴市场TV需求有望恢复,但实现增长仍然困难。分季度来看,群智咨询预计,22Q2中国市场有望在促销下回暖,海外市场仍将疲弱,总体全球TV出货量预计同比-2.5%,环比小幅增长;此外,预计俄乌局势不稳定或使全年出货量同比下降约470万台。

  上下游动态追踪:上游方面,芯视元成功点亮全球首款Micro QLED,分辨率达5648PPI.本次芯视元Micro QLED 产品由东南大学、南科大、深圳扑浪、芯视元通过“产学研”多方联合开发,采用FHD硅基背板,图像分辨率达到了5648PPI,预计2022年4月底正式发布。我们看好高端电视渗透率持续提升,龙头厂商积极布局料将优先受益。下游方面,荣耀发布了Magic4系列,其中Magic4 Pro是首款采用国产LTPO屏幕的手机,正面搭载一块由京东方、维信诺供货的6.81英寸LTPO四曲面显示屏,分辨率达到2848×1312,像素密度达到460ppi,可支持1-120Hz动态刷新率、360Hz采样率,以及1920Hz高频PWM调光,屏幕最高亮度可达1000nit.采用LTPO技术的AMOLED屏幕具有低功耗、低漏电的优势,可解决高刷新率显示体验和低功耗之间的矛盾。我们认为折叠屏放量在即,预计2020-2025年出货量CAGR达90%+,有望拉动OLED持续渗透,看好中国大陆OLED产能份额持续提升。

  重点公司追踪:2月电视面板价格下跌收敛,环比下跌0-2.7%。TV面板价格自2020年5月低点至21年7月上涨77.1%-169.7%,21年7月达到顶点后景气度下行,2021年7月-2022年2月降幅为39.1%-58.5%,2022年2月环比下跌0-2.7%,跌幅进一步收敛。2月海外疫情影响减弱,需求回归正常,同时零组件缺货缓解、新增产能爬坡,供需仍宽松但趋于平衡。预计未来大尺寸化驱动需求面积增长及海外产能退出具有趋势性。短期来看,预计22Q1供需关系有望改善,22Q2旺季备货拉动供需逐步趋于平衡,景气度有望回升。但俄乌冲突爆发等全球政治经济环境动荡仍为显示产业链增加不确定性。长期而言,韩厂产能退出,中国大陆面板厂新产线逐年爬坡,加之国内产能持续向龙头集中,我们认为中国大陆厂商市占率将进一步提升;中长期来看,大尺寸面板格局向好趋势不改。小尺寸方面,折叠屏商业化后有望驱动屏幕替换潮,利好小尺寸柔性OLED产品发展。我们持续看好国产替代趋势下国内面板龙头份额提升,中长期坚定看好双龙头,持续建议关注京东方、TCL科技,建议逢低布局。

  风险因素:疫情控制不及预期;国际局势动荡影响产业链;下游需求走弱;海外产能退出不及预期;技术革新风险等。

(文章来源:中信证券)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