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给企业提供降本增效“更优选”:电子牵 想做的不止签约那么简单

  如果你十年前去银行办理过业务的话,一定对U盾不陌生。

  我国电子签约起源于20世纪九十年代。1998年,我国第一家CA机构——上海数字证书认证中心成立,电子签约服务开始在国内萌芽。2005年,我国推出《电子签名法》,正式标志着我国的电子签名有法可依。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银行U盾、手机应用协议等逐渐出现在政务场景之中。

  多年探索之后,电子签约对于企业经营的意义愈发凸显。“电子签约的本质之一应该是帮企业降本增效,解决企业远程沟通、纸质文件往来的麻烦。”电子牵负责人龚飞说。

  近两年,“宅家”处理工作成为常态,这也让远程办公被广泛接纳。与此同时,政府部门密集出台了多项推动电子签约服务的相关政策,电子签约市场迎来新一轮爆发。巨量引擎旗下面世不久的电子签约产品电子牵,也步入了飞速发展阶段。

  除了提供线上签约的基本服务,在创立之初,电子牵就希望站在更全局的视角,融入到与签约相关的更长链条中,比如,解决企业在签约环节中数据堵塞问题,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电子牵向市场开放前,花了相当长的时间,在巨量引擎内部进行试用,收集各方反馈并不断打磨产品,待产品足够成熟和完善后,才正式面世。

  IDC发布的《中国电子签约软件市场预测报告,2020-2024》显示,预计到2024年,中国电子签约软件市场的总体规模将达到1.8亿美元,5年复合增长率为38.9%,此外,中国市场在全球电子签约软件市场的份额将达到4.7%。电子牵与央视市场研究近期联合推出的《中国电子签约行业发展新篇章白皮书》也预计,2025-2028年将是电子签约发展的成熟期,2-3年内市场上有望出现IPO上市企业,标志着电子签约市场走向相对成熟阶段。

  电子签约的市场潜力巨大,但如何教育市场、如何掘金,仍是玩家们需要面对的问题。软通动力、i云保等已使用电子签约的企业透露,它们与电子牵达成合作,不仅因为其产品可靠性高,还在于电子牵可以联动内外部流程,让企业真正实现降本增效。

  2022年,电子签约市场处于激烈竞争角逐细分市场的关键阶段。随着各细分领域的占据,上下游产业链合作加深、各品牌的竞争速度加快,电子牵作为新加入赛道的玩家,却底气十足。这样的底气,或许在于电子牵的“后发优势”。

不只是工具

致力于给出全流程解决方案

  在电子牵的发展打磨过程中,龚飞引以为傲的一个点是,电子牵在成立之始就拥有全局视角。

  “我们本身就是互联网企业,在设计产品的时候,天然会关注账户和权限,这是我们工作中的‘日常’。所以在最开始设计这个产品的时候,我们认为,一些数据应该打通,并且要给客户一个统一的视角,可以在公司层面有统一管理。”龚飞说。

  这个想法深谙公司业务痛点。简单来说,每个公司“签合同”的场景有很多,比如与员工签入职协议,与媒介签广告协议,与供应链签销售合同等。很多时候,这些合同之间是“割裂”的,即,公司管理这些合同的时候更多是单独的项目制管理,这样造成的结果是,与签订合同的每一个客户(个人)之间的数据也是割裂的。

  “项目制管理,很难顾及到底层的账户和权限的设计,导致数据也不能够很好地互通。这些庞大的数据‘各自为政’,可发挥的价值远低于应有的作用。在电子牵设计初期,我们就统一了一套账户权限,让所有的账户底层互通。电子牵希望最大效率地发挥数据‘网络效应’的价值。”龚飞说。

  对于信息互通会不会导致一些数据安全相关的担忧,龚飞解释道,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账户设计和认证的统一标准,这两者需要拉齐。“我们互通的数据都是在符合互通条件的标准之上,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做 SaaS API 的认证方式,合规和安全的标准流程对于签约双方都是更负责、更安全的事情。”

  除数据联通,电子牵还使用抖音、今日头条、西瓜视频的底层架构,可承载亿级日活流量,强大的架构能力保障签约过程流畅。此外,据龚飞透露,在技术能力、产品功能和定制服务方面,电子牵一直按照最严格的标准进行团队搭建和产出管理。

  龚飞也提到,电子牵的另一优势是品牌效应带来的天然信任感。“用户选择电子签约厂商的核心因素还有信任,一个新品牌在市场上出现,用户的理解成本会比较高。但电子牵孵化于巨量引擎,后者在市场上的影响力给电子牵带来了一层信任加持。

  此外,电子签约的过程,比如在人力与销售场景中,需要对应的HR系统及 CRM 系统作为软件承载,这一特性让电子签约天然需要与合作伙伴去进行集成。而巨量引擎积累了丰富的to B经验,这也是电子牵可以借助的优势之一。

整合流程

给企业提供“更优选”

  专注于赋能保险从业者的保险科技服务平台——i云保与电子牵的合作比较深入。“电子牵的技术力量、整体服务、配合度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双方的整个对接流程及过程也非常顺畅。”i云保移动产品部产品总监史骏表示。

  一开始,双方的合作主要在人事管理方面。作为率先在行业中探索扁平化组织的中介机构,i云保通过组织力创新,首先打破的是传统的保险“金字塔结构”,实现扁平化的管理。其代理人来源改革了线下拉人的方式,变得更互联网化。

  “保险行业是强监管行业之一,我们的入职流程也需要严格符合监管要求。电子牵让我们实现了全线上签约入职的流程。原本需要1周完成的代理人入职,目前1-2小时就可以完成,这也让我们公司整个线上流程的效率提高了非常多。”史骏介绍道。

  服务全球的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商软通动力使用电子签约的服务已经有些年头了。在与电子牵接触后,双方很快便达成了合作。

  “电子签约涉及到很多安全因素,我们特别看重这块,我们跟电子牵的合作也是看重其背后这个强大的技术能力。除此之外,电子牵的开放性更高,可以更好地跟我们的使用场景做结合和集成,让我们整体的业务流程更加方便,这是我们的合作逻辑。”软通动力集团CTO刘会福表示。

  与电子牵的合作,带给软通动力效率上的飞升。比如在人事签约的场景中,软通动力在全国多个主要城市设有分公司,每天入职业务的吞吐量很大,全线上之后,员工平均入职签约时长从原来的2个小时缩短至15分钟。

深入各类行业与场景

助力企业降本增效

  企业内部的电子签约打通可能在于企业主的“一念之间”,然而企业与企业之间,以及对于偏传统的行业内部,接受线上签约仍需要比较漫长的过程。

  在这个方面,i云保走在了前面。i云保和电子牵的合作覆盖了新的应用场景:保单签约。保单签约的特殊之处在于,长期保单是一份价值较高的金融资产,保单往往会伴随着一个人终身。这样一份贵重的金融资产的签约过程中,保证合规、合法、唯一不可篡改性非常重要。

  原本纸质保单投保流程,需要“现场签字—保单柜台录入—保单寄送”等较为繁琐的线下流程,无论是人力还是时间,都消耗较多。如今,i云保与电子牵已经完成了保单签约的全在线闭环操作,效率明显提升。

  龚飞表示,电子牵正在突破更多互联网、制造业和快消的头部公司,以头部企业撬动上下游的更多合作机会。

  “我觉得随着技术的发展,不管是云计算、区块链还是人工智能,对于合同审核的事前校验以及事后履约的这些配套设施也会快速提升。这些技术的提升产生的合力,可以帮助企业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解决更多问题。”龚飞对未来的发展充满期待。

  刘会福对电子签约市场的信心很足,他认为,随着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以及灵活办公等趋势的兴起,电子签约领域会有更大的变化和发展。“我们也希望未来跟电子牵联合打造更多的业务解决方案,把相关能力嵌到软通的客户服务方案中去。希望将来在这些领域有更多的合作和拓展。”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