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宏观点评:兼评财经委基建专题会议:基建的中长期空间打开

  事件: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强调,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打下坚实基础 。

  核心结论:基建的重要性全面提升、中长期空间打开,继续提示今年基建大概率高增,全年8%左右甚至更高,密切关注基建链投资机会,尤其是新增的安全基建。

  1、定位上,财经委会议主题历来是市场的重要投资线索,本次会议凸显了基建的重要性,也打开了基建的中长期空间。中央财经委员会是党中央负责经济领域顶层设计、总体布局、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的机构,本次会议也直接指出“十九大以来,中央财经委员会深入研究一批事关根本和长远的重大问题,发挥了战略引导作用”。从2018 年至今的11 次财经委会议来看,每次主题基本都成为后续我国经济工作的重点,也是市场的核心主线,比如第10 次(21 年8 月)主题是共同富裕,第9 次(21 年3 月)是双碳和平台经济,第8 次(20 年9 月)是双循环,第7 次(20 年4 月)是“研究涉及国家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若干重大问题”。

  本次会议专门讨论加强基建,要求“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打下坚实基础”,凸显了基建的重要性,指向基建有望成为后续较长时期内的重点经济任务和市场投资线索。

  2、方向上,延续要求“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传统基础设施水平”,并新增强调 “加强国家安全基础设施建设”,指向基建有望“量、质”齐升。

  >延续要求新老基建并举:会议指出“要立足长远,强化基础设施发展对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生产力布局和国家重大战略的支撑,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传统基础设施水平”。近年来我国基建已有长足进步,但整体水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从国际比较看,2019 年我国铁路线密度1.1 公里/百平方公里,仍低于美国的1.6公里/百平方公里;根据世界经济论坛《全球竞争力报告》,我国航空、港口服务效率排名较后;从内部结构看,城乡差距、区域差距巨大,如城市用水率达99%,但乡村仅有约84%,基础设施对于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限制仍存。在此基础上,国家强调要提升传统基础设施水平,我们理解,一方面在于量的补足,即农村、中西部地区、部分领域的基建补短板;另一方面也要注重质的提升,如道路质量、服务效率、供水供电的安全稳定性等。

  >新增强调基建的国家安全属性:会议指出“我国基础设施同国家发展和安全保障需要相比还不适应,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对保障国家安全,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扩大内需,推动高质量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要注重效益,既要算经济账,又要算综合账”。对比看,此前中央文件和市场上对基建的讨论主要基于经济发展和需求角度,本次则新增强调了国家安全层面的重要性,也直接指出“要加强国家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提升应对极端情况的能力”。

  3、资金上,会议强调“拓宽长期资金筹措渠道、加大财政投入”,关注对城投融资平台可能的放松。会议指出“强化用地、用海、用能等资源要素保障;要适应基础设施建设融资需求,拓宽长期资金筹措渠道,加大财政投入,更好集中保障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需求”,指向基建所需的资金、土地等各种要素支持都会加强。短期看,4 月18 日,央行和外汇局出台23 条金融举措支持实体经济,其中第11 条指出“要在风险可控、依法合规的前提下,按市场化原则保障融资平台公司合理融资需求,不得盲目抽贷、压贷或停贷,保障在建项目顺利实施”,可能意味着地方城投平台的融资环境将有所好转,对基建发力的约束也将减轻。

  4、抓手上,交通、能源、水利、管网等全面发力,“把联网、补网、强链作为建设的重点”,建议紧盯安全基建。会议指出“要加强交通、能源、水利等网络型基础设施建设,把联网、补网、强链作为建设的重点”,具体包括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分布式智能电网,新型绿色低碳能源基地,信息、科技、物流等产业升级基础设施,城市群交通一体化,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国家安全基础设施建设等细分方向,指向后续基建各领域将全面发力,其中,安全方面的基础设施,如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灾害防治、传染病防控等领域,尤其值得关注。

  5、总体看,继续提示“放基建”是今年稳增长的主要手段,今年基建大概率高增,全年8%左右甚至更高。我们在年初专题报告《2022 年基建大概率高增,有哪些发力点?》中已全面测算,预计要实现今年5.5%的增速目标,基建投资可能需要到8%左右甚至更高。从数据来看,1 季度基建增速已达10.5%、3 月当月增速更是接近12%。在本轮疫情影响超出预期的环境下,“放基建”的必要性更加凸显。

  6、此外,会议要求各地区各部门“主动担责、积极作为、有问题及时纠偏、引导好市场预期”,进一步指向政策底已现,稳增长政策也有望加快落地。会议指出,“各地区各部门主动担责、积极作为,共同推动决策部署落实落好;搞好综合平衡,有问题及时纠偏;要增强贯彻落实的有效性,以实践结果评价各方面贯彻落实成效;要引导好市场预期,讲清楚政策导向和原则,稳定市场信心”。

  风险提示:疫情、政策力度、外部环境等超预期变化

(文章来源:国盛证券)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