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医疗健康:基因治疗引领下一代创新药研发

  投资建议

  基因疗法随着两款AAV基因递送药物的商业化和基因编辑技术的迭代迅速发展,成为治愈单基因遗传病和多基因复杂疾病的新希望。我们重点对AAV基因递送和基因编辑技术的临床进展等业内高度关注的方向进行了梳理,该领域发展存在较大上升空间,随着商业化进一步成熟有望带来更大投资价值。

  理由

  现在基因治疗商业化以罕见病为主,未来向肿瘤等常见病拓展。已经有两款AAV疗法在欧美上市:罗氏/诺华推出的首个基因AAV递送疗法Luxturna于2017 年获批,为RPE65 突变的Leber先天性黑蒙症患者带来治愈希望;诺华的Zolgensma治疗脊髓性肌萎缩I型患儿临床疗效和持久性优秀。然而高昂的定价对基因疗法的放量具有挑战,海外商业化推广借助诊断和医保有所提升,Zolgensma 2021 年全球销售额接近14 亿美元,我们预计有望成为脊髓性肌萎缩的重磅药物。

  基因递送基于病毒载体表达正常蛋白修复基因缺陷,是目前临床和上市产品的主要形式。例如BioMarin研发的Roctavian运用AAV5 病毒递送凝血VIII因子治疗血友病A,现已完成FDA要求的长期获益临床,公司预计2022/23年获批上市,有望成为首个治疗血友病的基因疗法。纽福斯在国内基因治疗临床进展领先,其rAAV2 递送ND4 基因治疗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在国内将开展注册临床。但是基因递送疗法也有载体、持久性、免疫清除等潜在的局限。

  基因编辑技术和纳米质粒递送技术成为新一代基因疗法的热门领域,正在早期临床验证。从CRISPR/Cas9 到碱基编辑、Prime编辑、基因书写和RNA编辑技术,技术的迭代致力于覆盖更多的致病基因变异,可以对单链或双链DNA和RNA进行剪切和单碱基或多碱基编辑,提高精准度,降低脱靶率和副作用。纳米质粒递送技术有潜力提高基因疗法的载荷量、转染效率和靶向性,增强技术壁垒。基因编辑在临床前已经得到充分验证,未来主要关注人体中的临床数据。其中Intellia/再生元领先基因编辑疗法,首个基于CRISPR技术治疗遗传性转甲状腺素蛋白淀粉样变性的I期临床数据积极。

  估值与建议

  建议关注基因疗法领域的相关公司,例如已有产品上市的诺华和罗氏,以及有望近期取得关键性临床进展的BioMarin Pharmaceutical、IntelliaTherapeutics、Beam Therapeutics、纽福斯生物(未上市)、博雅辑因(未上市)、辉大基因(未上市)等公司。

  风险

  基因疗法的安全性和持久性仍需验证、伦理问题和政策风险、审批和商业化可能不及预期、药物临床进展存在较大风险、竞争可能超出预期,公司持续亏损可能影响产品的研发和推进。

(文章来源:中金公司)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