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企业数字化转型提速!“数字哨兵”服务商现身说法: 建议打通数据信息孤岛!

  从“场所码”到“数字哨兵”,从打造财务共享中心,到各类工业互联网平台,数字技术成为上海疫情防控攻坚战和企业复工复产复市的重要力量。

  接下来,央企国企该如何展现担当,引领企业数字化转型,跟上后疫情时代的城市精细化管理需求?

  5月27日下午,以“数字赋能科技抗疫”为主题的第37期第四场“国资大讲坛”(云讲坛)系列活动在线上举行,与会人士就此展开了探讨。

  该讲坛由上海国有资本运营研究院、上海证券报、中国金融信息中心、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主办,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中央企业数字化发展研究院联合主办。宁波银行上海分行全程战略合作。上海金蝶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协办。

上海市科委:构建大中小企业创新联合体促进企业融通发展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创新服务处副处长薛博仁在会上表示,疫情期间,上海市科委持续推动科技领域“助企纾困12条”落地,从研发支持、创新服务、科技金融、创新券等多方面的政策举措,全力支持科技企业抗击疫情。其中,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将科技创新券使用额度由30万元提高至50万元。

  薛博仁表示,下一步上海市科委将从纾困减负,提质增效,引育人才三个方面着力开展服务,支持企业创新发展。

  薛博仁表示,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后,上海市科委还将从三个方面开展大中小企业创新联合体建设,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一是支持大企业构建开放式的创新中心,提升大企业,尤其是科技领军企业创新引领,为创新联合体的建设运营提供可持续的载体和平台,通过大企业释放创新需求,开放场景。

  二是明确机制,进一步细化创新企业为主体的联合攻关机制。市科委支持行业的龙头企业,持续开展相关计划,吸引集聚全市优秀的科技机构和科研人员,围绕重点产业关键技术开展应用研究和基础研究,以市场化的方式,联动产业链的上下游、科研机构等力量,实施新型的项目管理模式,激发创新活力。

  三是搭建企业需求为导向的供需对接的服务生态,通过创新挑战赛等赛事收集相关的创新需求,形成基于产业链的开放式的创新生态体系。

  “未来,上海市科委将进一步聚焦刚才所述的三方面的工作,大力促进企业创新联合体的建设,促进大中小企业的融通发展。”薛博仁说。

上海仪电:“数字哨兵” 助力复工复产建议打通数据信息孤岛

  上海仪电作为数字化转型的技术提供方、集成者,连续主导、参与了上海市电子政务云系统、上海市大数据平台建设与数据治理服务等项目的建设。此次疫情中,上海仪电也展现了国企担当。

  上海仪电智慧城市设计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云赛智联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架构师陈正伟在活动中表示,上海仪电作为上海市首批数字哨兵的服务供应商,其旗下的云赛“数字哨兵”已部署涵盖了政府部门国资国企以及民生保障等方面的防疫保障。接下来,云赛数字哨兵还将持续在上海数个区布局,为上海复工复产、复商复市贡献力量。

  “接下来,上海仪电将夯实底座,致力于运营,成为数字化探索者。”陈正伟说。

  谈到后疫情时代如何利用数字技术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陈正伟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加强顶层设计,因为数字化转型或者数字孪生等,其背后就是打通数据信息孤岛,这需要进一步加强制度、流程、标准、规范的建设。比如,上海某一区,通过数字哨兵第一时间来控制异常人员,推出了1秒响应、15分钟到达、30分钟反馈、120分钟追踪现场联动处置机制。这个机制的背后涉及多个部门的协作,包括区城运中心,区防控办、街道防控办,甚至网格里的数十支小分队。

  “技术某种角度可看待成‘术’,流程、制度、标准、规范才是真正的‘道’,上海要尽快加强这方面的顶层设计。”陈正伟说。

  第二,加快夯实底座。目前全国很重视各种数字平台,重平台更要重治理运营,否则平台建好了,但仍不能达到最终目标。

  陈正伟说,所谓底座,包括从物联网的端、云、数,特别是数据层以及上面的区块链、人工智能,以及数据安全等。底座建好了,各类数字化平台才能高效精确运行。

中国联通:企业数字化转型有望提速

  和上海仪电一样,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上海市分公司也是上海“数字哨兵”服务商和设备供应商。

  中国联通上海市分公司智能制造事业部总经理、智能制造研究院院长黄璿表示,目前联通已在上海部署了6000多套“数字哨兵”。已有650多家企业和园区借助联通“数字哨兵”模块和全链接工厂平台有序复工。

  在黄璿看来,疫情改变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推动了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数字化是一个手段,后疫情时代,企业尤其是制造业企业将会更多关注数字化,构建数字化供应链,加快数字化转型。

  黄璿说,联通作为三大运营商的代表之一,将站在数字基座的角度,一方面积极在上海复工复产战役中贡献力量,另一方面将站在长远角度,面向未来,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从顶层设计到集成交付到运营响应等方面的产品和服务。

中央企业数字化发展研究院专家:国企数字化转型发展迎十大趋势

  在中央企业数字化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俞兆强看来,数据正在成为企业间可定价、可流转、可变现的一个新型价值载体。

  “后疫情时代,国企数字化转型发展将迎十大趋势。”俞兆强在上述活动中表示。

  十大趋势分别是:第一,扬帆启航,企业数字化转型进入百舸争流期。第二,万物智联,企业升级为新型“数字体”。第三,跨界融通,以数字化为纽带开启发展新模式。第四,数据激活,战略生产资料价值作用凸显。第五,场景再造。重新定义以客户为中心。第六,迭代演进,数字化驱动能源变革,加速第四次工业革命。第七,智能驱动,人工智能引领企业创新。第八,安全护航,网络与信息安全成为企业数字化红线。第九,精益解耦,集约化与敏捷化相得益彰。第十,生态共赢,数字化系统共生共享。

  俞兆强说,在企业数字化转型中,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勇立潮头,普遍将数字化转型战略作为“十四五”业务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调研发现,71家中央企业搭建了超过150个高水平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关键设备联网率超过50%。同时,包括华润集团、中国建设科技集团等央企都先后成立了数字科技公司,专项赋能,一方面支撑集团内部数字化转型升级,同时也对外提供数字化服务。

  据悉,中央企业数字化发展研究院是由华润集团在国务院国资委指导下牵头成立。接下来,华润数科愿意携手上海各国企,共同为上海复工复产贡献力量。

金蝶软件:建议以财务共享中心撬动企业数字化转型

  作为企业财务管理专家,金蝶中国财务共享方案部总监张文铭在活动中表示,应对疫情的挑战,财务共享可以通过电子化、移动化办公保障财务工作正常开展。同时,越来越多企业需做好内功,重新梳理财务管理体系,用云原生架构平台构建以数据为核心的财务共享体系,并拉通多共享中心的流程管理、人员管理、绩效管理,互为灾备,确保财务工作正常有序开展,并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

  针对国有企业财务共享中心的建设,张文铭说,企业如今要更大程度发挥财务共享中心的价值,就需要考虑其三重定位:第一,要成为高效的会计核算中心,而智能核算中心是重要方向。第二,要成为财务管控中心,把企业越来越多的合规风控点,通过共享中心进行过程管控。第三,要成为企业数据中心,通过构建数据平台,先把财务数据获取过来,再逐步获取更多的业务数据,建立业务数据和财务数据的逻辑关系,对企业的经营情况进行分析、预警和预测,赋能业务发展。

  目前,金蝶已和国内众多头部央企、国企基于新型云平台建立长期合作,助力企业构建财务数字化平台,为企业数字化转型助力。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