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刚刚 央行发布!超预期 显著回暖!专家:或延续强劲!

  多重积极因素共同作用下,5月金融数据超出预期!

  人民银行6月10日披露的数据显示,5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89万亿元,同比多增3920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2.7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8399亿元;5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52.7万亿元,同比增长11.1%。

  市场分析人士表示,随着疫情冲击缓解,宏观政策密集出台,助企纾困措施加速落地,5月份金融数据中的多项指标超出市场预期,部分数据创近期新高。6月份,金融数据或将延续强劲表现。下一阶段,要进一步落实一揽子稳增长政策要求,大力提振有效需求,优化信贷结构,着力推动中长期信贷增长,加快改善预期,促进经济尽快企稳回升。

  信贷数据显著回暖

  信贷结构有待改善

  信贷数据方面,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随着疫情冲击缓解,经济修复过程展开,前期受到抑制的贷款需求正经历一个释放过程。

  “国内实体经济信贷需求回暖。”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表示,随着疫情形势好转,经济活动回暖,带动了实体经济融资需求。此外,财政货币政策持续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的融资支持力度。

  分析人士普遍认为,信贷数据明显回暖,但在结构上仍有待改善。

  住户贷款恢复正增长。数据显示,5月份,住户贷款增加2888亿元,同比少增3344亿元。

  “住户部门贷款由降转增,但购房需求仍然偏弱。”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尽管住户新增贷款由上月的减少2170亿元转为增加2888亿元,但仍比去年同期少增3344亿元。

  就住户部门贷款结构,温彬进一步分析称,短期贷款增加1840亿元,比去年同期小幅多增34万亿元,反映出疫情对消费的制约缓解,消费贷款有所恢复;中长期贷款增加1047亿元,比去年同期少增3379亿元,说明购房需求仍然偏弱。

  企业部门贷款大幅增加。数据显示,5月份,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53万亿元,同比多增7291亿元。

  王青认为,5月企业贷款投放力度明显加大,但期限结构仍延续短期化特征。这一方面反映近期疫情反复、楼市下行背景下,企业投资信心不足,主要依靠各类短期借款来缓解阶段性的流动性压力;另一方面,目前银行风险偏好较低,也更加倾向于向企业发放风险较小的短期贷款或者通过票据冲量来满足相关要求。

  “本月新增票据融资规模创下有数据记录以来的新高。”温彬表示,短期贷款和票据融资放量增长,反映出实体经济需求仍然偏弱。

  截至5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52.7万亿元,同比增长11.1%,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6个和2.8个百分点。

  “M2增长加快,创近期新高。”温彬表示,11.1%的涨幅与2020年疫情严重冲击时期的最高增速持平。在他看来,M2增速创新高,主要由于以下方面的原因:流动性水平相对充裕,银行加大信贷投放,增加了信贷派生力度;财政支出加快,相当于降低了货币回笼力度;去年5月M2增长8.3%,基数较低。

  信贷和政府债券担“主力”

  新增社融创历史同期次新高

  “新增社融超预期、为历史同期次新高。”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赵伟表示,社融超预期主要是受到信贷和政府债券支撑。其他分项则变化不大。

  数据显示,据初步统计,5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2.7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8399亿元。

  温彬表示,从结构上看,在人民币贷款增长较多带动下,表内信贷占全部新增社融的比重从上月31%的较低水平回升到了64%;政府债券净融资1.06万亿元,占全部新增社融的比重为38%,这主要是由于财政政策加快发力,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要在6月底前基本发行完毕、力争在8月底前基本使用完毕。

  “企业直接融资较不乐观。”植信投资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运金表示。

  数据显示,5月份企业债券融资净减少108亿元,同比少减969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292亿元,同比少425亿元。

  王青认为,企业债券融资净减少108亿元属于季节性现象。因为4月30日为年报发布的最后期限,如果5月发行信用债需要更新上年年报信息,会影响发行进度。

  企业直接融资数据或将迎来改善。王运金表示,近期证监会发布了23条纾困政策,通过加快发行审批、延期恢复各类函证等措施支持企业直接融资,预计将在6月实现较为明显的政策效果,推动直融快速恢复。

  数据还显示,5月份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减少1068亿元,同比多减142亿元。

  王青表示,企业以商业票据应对往来款项支付的规模依然很高。这表明疫情冲击后企业现金流仍然普遍吃紧。但受票据利率处于低位、贴现规模更快扩张影响,当月表外票据净融资为负。

  6月金融数据或延续较强劲表现

  分析下一阶段的金融数据走势,王青表示,6月份处于季度末,金融数据会出现季节性冲量,加之稳增长政策效应进一步释放,特别是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量将显著扩大,预计6月金融数据会继续有较强劲的表现,从而打破年初以来“一起一伏”的规律。

  “这意味着接下来宽信用进程将加速推进,特别是各项贷款余额增速有望持续回升。”王青表示。

  王运金预计,未来稳存量扩增量的政策效果将持续显现。6月份,随着上海等地逐步恢复,延期还本付息政策继续执行,住房金融环境逐步改善,购房需求得到释放,房屋销售恢复增长,住房贷款预计出现明显回升。此外,减免车辆购置税等多项消费政策将进一步拉动居民信贷恢复增长。

  “信用修复趋势不改。”赵伟认为,除了持续降成本激发需求外,积极挖新项目储备、促消费、稳地产等需求措施已在路上,后续仍需跟踪扩大有效投资等措施的效果。

  王青判断,接下来银行将通过适度放松地产、基建领域信贷额度,下调贷款利率等方式,着力提振各类信贷需求,进而为下半年经济增长动能转强提供重要支撑。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建议,下一步,应继续落实好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采取更加切实有效措施,统筹平衡好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尽快降低疫情防控给经济和民生带来的过大冲击;宏观政策要继续充足发力,走在市场曲线之前,助力市场主体纾困解难和实体经济稳步恢复,尽快扭转市场信心不足和有效信贷需求不足等问题。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