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刚刚 央行出手:1000亿MLF、30亿逆回购 专家:下半年仍有降准降息可能

  7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告,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2022年7月15日人民银行开展1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和30亿元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均与上次操作相同,分别为2.85%、2.10%。据中证网,Wind数据显示,7月15日有1000亿元MLF到期和30亿元公开市场逆回购到期,整体实现零投放零回笼。。

图片来源:央行官网

  昨日,短端利率小幅波动,涨跌不一,资金面仍十分宽松。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隔夜下行2.4个基点,报1.195%。7天Shibor上行1.2个基点,报1.629%。从回购利率表现看,DR007加权平均利率下降至1.535%,低于政策利率水平。上交所1天国债逆回购利率(GC001)下降至1.492%。

  昨日(7月14日)央行公告,经国务院批准,近日中国人民银行与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续签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互换规模为3000亿元人民币/650亿新加坡元,协议有效期五年。

  中新(加坡)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再次续签,有助于进一步深化两国金融合作,促进双边贸易和投资便利化,维护金融市场稳定。

  据中证网,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课题组研究认为,下半年,货币政策将继续发挥总量和结构的双重功能,主动作为,促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下半年仍有降准降息的可能。

  一方面,货币政策将综合运用多种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从8月起,由于MLF到期量较大,并且将在11月达到高峰,因此央行仍有可能通过降准释放资金,来对冲MLF到期量和补充长期资金。

  另一方面,货币政策将可能通过多种途径,引导贷款利率水平稳中有降。一是仍有可能根据需要适时调降MLF、OMO等政策利率水平,但考虑外部因素的掣肘,调降政策利率的操作将相对谨慎。二是发挥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的作用,引导加权存款利率下行,降低银行负债成本。三是继续引导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下行,其中5年期LPR具有更大的调降空间。四是下调结构性定向工具利率、增强贷款的便利性和可得性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加力是全年货币政策亮点。

  预计下半年,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将加大实施力度,发挥对宽信用“四两拨千斤”的撬动作用。其中,再贷款工具的创新和扩大运用将最为突出,今年已新创设2000亿元科技创新再贷款、400亿元普惠养老再贷款、1000亿元交通物流再贷款,同时还对原有支农支小再贷款、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再贷款等进一步增加了额度。除用足用好现有品种和额度以外,根据实际需要,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还有很大的自主空间新设品种和新增额度,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小微企业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定向融资支持。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