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财经资讯

央行公开市场继续零投放零回笼 供求平衡下资金面偏松格局延续

  人民银行14日早间发布公告称,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今日开展1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2.10%与此前持平;鉴于当日有100亿元逆回购到期,公开市场实现零投放零回笼。

  银行间市场资金面继续保持宽松,供求平衡下隔夜回购利率稳定在1.4%附近波动。15日将有2000亿元MLF资金到期,分析人士认为,人民银行或至少会对其进行等量续做,对流动性产生负面影响的可能性不大。

  受资金面变化影响,当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7天及14天品种小幅回落。其中,隔夜Shibor涨0.50BP,报1.4130%;7天Shibor跌4.40BP,报1.6560%;14天Shibor跌0.40BP,报1.6070%。

  近来,在疫情反复以及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仍然偏弱等背景下,市场对降息的预期有所升温。对此,华泰证券固收首席张继强认为,解决当下经济问题的关键或不在降息,近期疫情正处于扫尾阶段,可先观察经济自发修复情况,能否回归潜在增速附近,再以此决定下一步采取的政策力度。短期内OMO利率似乎缺少降息空间和必要性,但LPR不排除仍有调降可能。

  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也表示,当前货币政策仍以稳增长保就业为首要目标,维持稳健略松的政策基调,核心仍在宽信用。若短期宽信用效果未有效显现,人民银行或继续引导5年期以上LPR下行,预计5年期以上LPR未来仍有15BP下行空间。

  海外方面,北京时间周四凌晨,美联储将公布利率决议,随后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将召开货币政策新闻发布会。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5月季调后CPI同比增幅为8.5%,仍然维持在近40年以来的高位。市场普遍预期,6月美联储将宣布加息50BP。

  对此,东北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沈新凤表示,在通胀高企的背景之下,预计美联储将更加坚定地进行激进的加息动作。此外,在美国通胀水平超预期高涨以及加息预期不断提升的背景之下,美国经济“硬着陆”的风险也在不断提升。

  而从对我国的影响来看,中信建投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黄文涛表示,下半年美联储货币紧缩措施难有超预期之举,接近年末时可能逐步减弱。本轮美联储加息周期的外溢效应和冲击已过顶峰。我国货币政策调控应更加聚焦国内,维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推动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此外,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还提到,美联储加息可能导致的中美利差倒挂的影响也在减弱。接受短期的利差倒挂,同时国内宏观政策抓紧窗口期持续发力,用短暂的时间窗口换取未来经济的平稳增长和资本流动的稳定更加重要。

  截至发稿,DR001、DR007、DR014加权平均利率分别报1.4075%、1.6144%、1.5611%,较前一交易日收盘分别+0.16BP、+1.74BP、-1.00BP。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本文来源于网友自行发布,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